《和珅传:世界第一大贪官》读后感900字
雍正帝统治时期,从实际出发,大刀阔斧,雷厉风行,以“猛严”的作风和姿态,惩治各种弊端,一改其父康熙帝统治后期的“宽仁”之法。从而一扫康熙末年以来的固守因循之风,使全国呈现出一派“政治一新”的景象。他“立志以勤先天下,凡大小臣功奏折,悉皆手批”,“朱批奏折,不下万余件。”国家大政,事无巨细,他均要经过熟思详虑,然后下达诏令。他亲自处理奏章,每日批阅文件往往至深夜。此外,雍正统治时期,十分重视选拔、使用人才。他深知“治天下惟以用人为本,其余皆枝叶耳”。例如,他对鄂尔泰、田文镜、李卫等人的重用就很能说明情况。这几个人都不是科举出身,且原来地位低微,但因为他们都有办事的能力,又精明强干,认真踏实,富有经验,故而将他们都提升为封疆大吏(即总督、巡抚),独当一面,成为朝野闻名的股肱之臣。同时他十分重视整顿吏治,采取坚决措施粉碎朋党,对八旗大员也进行了各种限制,并严惩贪官污吏,使政风为之一新。为了保证官吏清正廉洁,他决定实行“耗羡归公”制度,并以发放“养廉银”作为补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专制制度,他决定设立“军机处”。这是皇帝亲理政事,独揽军政大权的有力措施。在他统治时期还实行了开豁“贱民”,废除各种人身依附关系,从而缓和了尖锐的阶级矛盾,解放了部分生产力。为了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繁荣,他下令实行“摊丁入亩”的政策,这样就减轻了无地、少地,而人口多的贫苦农民的负担。他为了巩固边疆,笼络少数民族的上层人士,增加其“向心力”与凝聚力,继续实行其父康熙帝所采取的重视藏传佛教(即喇嘛教)的做法。与此同时,他还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这对于消除分裂割据,巩固边疆,从而进一步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加快民族融合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雍正帝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使社会繁荣昌盛,面貌为之一新。具体表现在国家财政收入显着增加,国库存银数量不断上升。例如,康熙六十年(1721年),户部银库实际存银为3262余万两,可是到了雍正七年(1729年),短短的七八年间,就迅速增加到存银6000余万两,史载当时“积贮可供二十余年之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和珅传:世界第一大贪官》读后感_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