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力:事半功倍的说话术》读后感800字
当你身处逆境时,首先要让自己从迫在眉睫的外部侵犯和内心的自卫冲动中解脱出来。然后,静下心来,从积极的至少是非消极的角度,对眼前的灾难和考验作出性质截然不同的评论。如果这一评论完全与事实不挂钩,不成其为幽默,要想幽默还得使这种评论在形式上与事实创建某种天衣无缝的巧合。这一评论本身,就是一种极佳的幽默。
在古希腊,奴隶是没有人格、权利的,常常受到无理迫害。着名的寓言家伊索,就曾经是个奴隶。
一次,伊索进城办事,一位法官见他是奴隶,便蛮横地拦住他,盘问他要去哪儿。
“不知道。”伊索回答道。
这个回答让法官疑心大发,不由伊索分辩,就下令把他关进监狱。
伊索乖乖地进了监狱,不过在法官临走前,他幽默地为自己辩护道:“法官先生,我讲的可全是实话,我确实不知道会进监狱呀!”
法官听后笑了起来,马上释放了伊索。
“文革”期间,作家赵树理被错划为右派,身心遭到残酷迫害。一次,赵树理被押往批斗大会,会场上被众人殴打,受了伤。批斗会结束后,赵树理只得拖着伤痛的身子去医院治疗。
医生见到来人自称为大名鼎鼎的作家赵树理,有些将信将疑:“你真是那个着名作家赵树理?”
“这个时候,还有谁敢冒名顶替我呢?”赵树理大笑着回答道。
赵树理在“文革”期间受尽迫害,最终没能等到平反,于1970年9月23日含冤去世。
这狗日的地震凶噢,老子被挖出来后,看到都是外国人,还以为把老子震到国外去了!
我们每天都在过一样的生活,做一成不变的事情:工作、睡觉、吃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品味起来就像是一杯放置了很久的白开水,让人难以下咽。
其实,生活原本不该如此。虽然它的实质内容仍旧是工作、睡觉、吃饭,脱离不开那些锅碗瓢盆的日常琐事,可只要我们善于用幽默调剂,就会发现这些日常琐事竟然也能变得如此有趣!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幽默力:事半功倍的说话术》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