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演员自我修养(第一部)》读后感_1600字

《演员自我修养(第一部)》读后感1600字

学习朗诵期间,听诵友不断地提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就抱着很好奇的心理,搜到了《演员自我修养 第一部》这本书。微信读书显示我读这本书用时19小时29分钟,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读这本书,用了一个多月时间。且不说期间家人住院各种杂乱事务,就是里面细节的解释,让我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结束最后一个字时,我也是感觉很轻松,坐下来,仔细回顾,似乎对里面所讲的一些东西有所领悟。不要说我的领悟能力差,也是我真的反应慢。
这本书,让我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有种崇拜感,这种崇拜感缘于他把表演需要的,用戏校学生日记体的形式,把如何培养演员的表演能力,阐述的非常清晰细致,而在这日记式的叙述中,如何培养,如何感知,如何练成这项技能,通过他的体系,表达地细致周到而详尽!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原姓阿列克赛耶夫。他的名言是:“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1863年1月5日生在莫斯科一个富商家庭 ,1938年8月7日卒于莫斯科 。1885年取艺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梅兰芳曾与1935年访问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两人多次交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梅兰芳说:“要成为一个好演员或好导演,必须刻苦地钻研理论和技术,二者不可偏废。同时一个演员必须不断地通过舞台的演出,接受群众考验,这样才能丰富自己,否则就等于无根的枯树了。”
还在自己的“演员青春”时期,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就已经感觉到需要依赖于某些固定的创作理论基础,依赖于演员自我培养的固定体系。他在1899年撰写的札记中就提出,演员必须掌握自己艺术的基础,或者语法。“如果不掌握这些对于演员而言必要的条件,就不能献身于角色,就不能为舞台奉献生命。” 他想尝试为初学表演的人编写类似于指南之类的书。
1907年时,就已经开始创建体系。1908年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根据章节的内容,对笔记进行了系统化整理:肌肉放松、注意力、信念、舞台上的天真、激动的情感等等。他认为,演员的创作由六个过程组成,意志、寻找、体验、体现,融合,最后是演员影响观众的过程。1922~1924 年率剧团在美国巡回演出时,写作了自传《我的艺术生活》,首次对自己的戏剧体系作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讨。
1928年10月心脏病突发之后,全力投入戏剧实验教学与理论总结工作,写出了洋洋大观的《演员自我修养》,该书是在30年间写成的,并以“形体动作方法”丰富了以内心体验为核心的戏剧体系。最终成了世界一大戏剧体系的奠基人。以“体验基础上的再体现”为基本内容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是俄国现实主义戏剧体系的主要代表,这一体系对包括现代中国戏剧艺术在内的20世纪世界现实主义戏剧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说,创作是建立在情感之上的,因此,不能依靠理智去理解创作,而应当先感受它。这就是为什么描述艺术很难,需要很长时间的原因。
《演员自我修养》的第一部是有关体系唯一一部完整的著作,《演员自我修养》第二部分的材料(身体行为、节奏、发音、言语问题)。我想不仅仅对于学习表演的人有用,而对于我们喜欢朗诵及朗诵表演的,也同样是有益。我要需要调整一下,再去看第二部吧!这本书适合反复看!
这本书我做了350多个笔记,分享一些给大家,:
在艺术中,首先要善于发现、理解美好的东西。
完全领会作品,带入、顺其自然,下意识完成。
镜子教会演员不看内心,而只看外表。
演员就像是吃奶的婴儿,需要从头学习一切事情,看、走、说等等。
猫没有多余的紧张。它集中力量,是为了在决定性的时刻能够将力量用在行为的关键步骤上。自信、轻盈、灵活、自由的肌肉造就了完美、罕见的轻盈优美的行为,猫科动物以此而闻名是名副其实的。
(难怪胡歌喜欢养猫,或许,也是从这本书中得到领悟,越放松,越细腻的情感,在通过身体表现出来时,越是要表现得更加清晰、准确和鲜明生动。 )
以训练我们的声音、形体为目的的课程,也就是音乐课、发声课、体操课、节律课、造型课、舞蹈课、击剑课、技巧课。这些课每天都上,因为人体的肌肉要求系统化、持之以恒的长期训练,才能得到发展。
.........
如果,您也是演员,或者这方面希望有发展的爱好者,推荐您读一下。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演员自我修养(第一部)》读后感_16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