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八寒地狱(宜昌鬼事过阴篇)》读后感_1100字

《八寒地狱(宜昌鬼事过阴篇)》读后感1100字

八寒地狱本是佛教名词,地狱某层中罪人(魂)被业力的寒冷折磨,共八种痛苦各不相同,所以安立了八种名称,称为八寒地狱。众生于此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寿命量也不止区区一两百年。
当然实际上作者描述的八寒地狱并没有如此这般门道,只是用以体现某个无限深重也无限久远的状态。就情节而言,这部书基本在延续上部并通过揭穿往事加以深入,但哲学观念上(虽然用哲学一词略大)却结合唯识论为异世界存在提出了某种有趣解释。
书中最清晰阐释这一观念的情节是贵州深井内的对话,大意是当巨大灾难发生时(上古的滔天洪水、蒙古人的屠杀、王恭厂大爆炸、通古斯大爆炸等等)有的人死了(A人群)有的人活了下来(B人群)。可是由于死去的人群体数目过大,他们的意识在惯性作用下延续,从而产生了另一个世界(典型的意识产生物质唯识论)。于是原世界里B人群存在,A人群死亡;新世界里,A人群存在B人群死亡,在某些时刻的交叉点上当两人群相遇时,会互相认为对方是鬼。也有极少数固定的通道,让两个世界的人同时存在,这种违背世界平行性的地方被称为伤疤(贵州深井就是一个伤疤),伤疤是早晚要愈合的。灾难在每个世界里不断发生,分支世界也便不断产生,最终分不清何为所谓的真实世界,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梦里,少数梦醒的人会发现自己身在一个无限寒冷无限孤寂的黑暗中,是为八寒地狱。术士们(尤其是过阴人)能够意识到甚至往返于两个世界里,他们是最可能打破惯性的人;孛星不断制造灾难,让某个世界彻底破灭。难怪徐云风会说:我不怕死,怕的是死后那种孤独;我凭什么要放弃有趣的虚无而去选择无趣的真实?其实,当他意识到八寒地狱存在的时候,就已经是“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了。
梦醒者是孤独的,他人和自己根本不在同一维度,根本无法理解交流。某部小说里写到:人是靠因缘而生存的。如果只是孤单单一个人生活,那他完全和兽类无异。只有当他生活在因缘--亦即与他人的关系里时,一个生物的人才具备了作为一个社会的人的资格。梦醒者只好装出一幅正常的样子:天然真人掩藏的内心被庄崇光发现从而遭受背叛;孙拂尘从破解梦境的孛星转而致力于维护虚无的惯性;徐云风也感到他人的恩恩怨怨是那么的不值一提,脑海里永远受着算沙的折磨,只能靠酗酒买醉,后来则沉浸于一个更低级更微缩的梦世界-虚拟网游。其实谁也不愿身处八寒地狱之中,不愿接受真实的无趣,放弃虚假的有趣,即使遭遇不幸,那也算是有趣的一部分。
不孤独的平凡生活最幸福,如那个平凡的徐玉峰所说:如果让我生命重来一次,我也要选择我现在的生活!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八寒地狱(宜昌鬼事过阴篇)》读后感_11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