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连科作品:情感狱》读后感1200字
不管你信不信,不由你信不信。开篇荒诞的故事引出这样淡淡的一句,虚实莫辨,真假难分,越诡谲越正常,越虚幻越真切。通篇读完,你陷进故事里,也成为狱中囚,这样一个牢狱在你阅读的过程中即从文字里钻出将你摄魂幽襟。此曰情感狱,不屑于限制你的肉身,而是奴役你的灵魂,和滋养你灵魂的一切:情感、祈求、血脉、抗争、正义、抗争… 它不用浪费多少材料来建筑:一块贫瘠与肥沃之间的黄土,一片温顺与狂躁间或的云天,一张关系和利益织就的欲望网。这三样,把往来生死的人个个笼络其中,或捆绑或倒挂或拴颈或踩踏。
作者以同名第一人称来写,创作时一定是在回忆中的现实和构建中的虚拟之间不断穿梭的吧。从文字里也看得出,土塬乡里的生活侵肤入骨般:有血缘脐带相连,在故乡每个人都是从未脱胎的婴儿;有情感羁绊牵挂,乡土家庭可以为亲人舍弃一切自我、献身是为了成全一个,好像,每个人都那么命苦不堪,便拿出其他人身上尤可恋的资本来吧,去成全其中一个人的稍大一点的希望……
你想做一个高飞风筝,即便不知飘零何处渺茫希望究竟几何,也奋不顾身回头切断牵制的绳索。可是挣脱土塬怎么那么难?它像宠溺子女的憔悴老母那样紧紧拽住你抽不开的手。留下,是继续几十辈祖宗一样穷苦艰辛的日子,承受古老故事里上天对人类富足之后懒惰的惩罚,趟在齐胸高的淤泥里喘息的佝偻腰身。离开,是着眼些许尺时光之内胜算微茫的改善,驮载全队乡亲的希冀和踩在脚下的被无奈舍弃的尊严、婚姻、口粮…那是一条被正午赤日炙烤的殷红,把年少的青涩烘焙成残忍的成熟,心计情绪都挂在面具之下却时时透过眼睛散发饿狼般的幽绿光芒。也许你成了擅变伪装的狼,但可能一样没有供你啃食的羊。
我见到的都是苦难,我感受到的皆是无奈,我未掌棋子何以与天斗棋?我甚至亦非棋子何处寻以立足?瑶村的天地风雨像是我心有灵犀的情人,它的一眸一笑于我都像自己的掌纹一样清晰了解,可是滋养我的同时压榨我,怀抱我的一样摧残我,我感到的爱是以滴血的方式撒向心头,都只因为太穷太苦……我尝到的欢快爱恋关怀亲情,都是苦的麻痹的舌头上一点清凉。
ps:很喜欢阎连科的文笔,特别新奇贴切,庄稼人认得最真最准的是粮食,感受的最细微深入的是自然的风雨气息和黄土太阳,读进去,你会惊喜的发现许许多多切入适当比拟精妙的手法,原来密集有力的雨点可以比作扬场纷纷坠落的饱满麦粒,原来白面馒头在嘴里有那样复杂美妙的滋味,深长的呼吸可以用吸一口飘来的炒肉香味差点把肉也吸进肚里来形容。。整本书中处处可见此类修辞,绝妙好辞。
曾经有曾经为了生存口粮的苦苦挣扎,现在一样有现在为了生存机会的忿忿奋斗,可能人类种群的极盛和个人生活的品质真的是矛盾的吧。毋需为此顾影自怜,不过,尽量避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境地,以及,你破釜沉舟,会不会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得不偿失。最后,你的夫人、兵、和霸业,哪个对你才最重要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阎连科作品:情感狱》读后感_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