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读后感1200字
秦以上为自主、自动的历史,人们能当兵,肯当兵,对国家负责。秦以下人民不能当兵,不肯当兵,对国家不负责任,因而一切都不能自主。
中国的兵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十分熟悉的群体和“职业”,在1949年以前,兵的名声并不怎么样。兵祸、兵匪一家等人们熟悉的话语,证明“兵”在中国文化中的色彩十分灰暗。而史书中各种“兵荒马乱”的记载,更使人们加深了这种印象。
《中国的兵》这本书即使在60多年后的今天看,读来仍发人深省,依然令我们深受启发。感动我们祖辈父辈的文字,同样能成为我们今天的精神盛宴。
此书是在1935年创作的,当时中国正处在国民党已推翻满清的统治,北伐战争也消灭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蒋介石在形式上完成全国的统一。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此时新旧军阀混战,中原大战,国民党五次围剿南方红军,红军被迫长征。
作者在如此特殊时期创作了《中国的兵》,他想“以史为鉴”,从而唤醒大众、有兴亡继绝的意义。作者通过书本告诉我们“兵和军队对国家稳定富强的重要性。”
在1949年以前,兵的名声并不怎么样。解放后新中国的兵没有再走古中华军队的老路。
本书最后有一篇,南京大学历史系,陈晓律教授评论从无兵的文化到竞逐富强,给了我们许多启发。
《中国的兵》自然让我们想到新中国的兵,到现在中国兵制已然现代化,征兵为主,在征兵中补充募兵手段,使征兵有募兵效果,这是现代兵制的一大亮点。另外,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统治,使部队不会再走古中华军队的老路。
看看新中国的发展,不难得出以下结论:新中国是在一个经过略强瓜分、日本侵略、解放战争后,几乎是在一片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虚弱的大国。没有经济基础,百废待兴,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有如今人民安逸的生活。
解放后,我们的领导人就深知“军队与武力”的重要性,要想别人不欺负你,就必须自己强大起来。这才有了,我们的“二氢一旦”“支援朝鲜战争”“中越自卫还击战”等,包括近年来,我国在太空领域逐渐占领的趋势(曾担任美国智库传统基金会副会长和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主席的退役美军上校拉里·沃泽尔,在研讨会上提出,在将来的任何军事冲突当中,太空战都将成为解放军战争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由于美国在太空领域保持领先地位,中国的军事理论家们自然把美国视为进行太空战最有可能的对手。在任何冲突中控制太空就如同在未来战争中控制了“高地”。)这些都说明了,只有拥有了强大的对抗战争的能力,才有防御那些虎视眈眈的侵略者的能力。
然而,要发展军事力量,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也是不行的。建国初期的“二氢一旦”是以举国之力而成功的,但为了国家的安全,也是无可奈何的。如今,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国家财力充足才能为国防预算提供充足的资金。
总之,《中国的兵》告诉我们在一个以竞逐富强为原则而发展起来的现代世界中,中国的文化再也不可无兵。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读后感_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