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人为什么能成事?为什么能持续成事?为什么能持续成大事?而多数人,手里一把好牌,为什么就总是出昏招,就总是打不赢?还有一部分成过事的人,暂时挫败之后、暂时成功之后,为什么就彻底慌了,就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继续做了?在成事一项上,曾国藩千古一人。在非常难做事的晚清,他做实事,做很大的实事,持续做很多很大的实事,为师为将为相、立功立德立言,留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方法论和修炼法门。成功不可学,成事可学。《成事》以梁启超编选的《曾文正公嘉言钞》为底本,集合曾国藩、麦肯锡、冯唐个人过去二十年的管理实践,提供了简单实用的成事方法论,帮助中国管理者克服心魔、带领团队,成事、持续成事、持续成大事。
「成事:冯唐品读曾国藩嘉言钞」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成事是一生的修行 修非诗和远方 烧茶焚香 是为一味忍耐 徐图自强。感谢冯唐 不然一辈子也读不懂文言文的曾国藩嘉言钞。摘抄做人的基本原则 第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二,不给别人添麻烦;第三,多喝水。正确而坚硬的三观 正确而坚挺的底线 内足而自立。任重道远 誓不返顾 凶德致败 莫甚长傲the best, the few, the proud那些不走的极少数人,是有性情的人。激励这些人,靠的不是钱,靠的是事,是一起做大事的苦与乐,是一起做大事的成就感,是长时间一起做大事的兄弟情和温暖感。嫉妒但是不害人 贪求但是不走捷径。人情世故,曾国藩真是明白人。权钱色,谁都想要,得到的人开心,这是人性,没得到的人失望,这也是人性。曾国藩的“虚心”,不是谦虚。虚心,首先是“有一心”,有主见,有方向,有坚守。其次“不固执,没有成见。”如何判断是否在某个方面有天赋?一、你偷偷摸摸想去做,“虽千万人吾往矣”,别人怎么拦着不让你做都没有用。二、你做的时候有快感,做完之后有满足感。三、你做出来的东西有自己的风格,有相当多的人愿意自掏腰包买。能否成事,很大程度看习惯,特别是能不能对自己狠,习惯的养成,后天重于先天。那些能戒、能自己消化戒断综合征的人,基本都是能成事的人。所谓学习,只有笨功夫;所谓“快乐学习”,扯淡!至于天才该如何做,那是另一个议题。天才怎么做都好,不用我们凡人操心。敬事,认真做事。小处着手,小处不小,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自强,就是自找不舒服。一直自找不舒服,直到再也找不到不舒服。莫问收获 但问耕耘天下事未有不从艰苦中得来而可久可大者也。容易的事,都是小事。大事、长远的规划,都难做。难做的大事,艰难地慢慢做,一定有可以做成的那一天。不难,不做,永远不成。天大,如果对天有意见,那就等天定一定;地大,如果对地有意见,那就等地静一静;书多,那就等别人和我讲讲我没看过的书;事儿杂,那就和其他能干的人一起去处理它。做事在人,成事在天。先做再说,于心无憾。至于闲话,算个屁。真正长见识、添阅历的时候,一定不是顺风顺水、躺着都挣钱的时候,一定是惨败、跌到谷底、破鼓众人敲、破墙众人推的时候。珍惜惨败之时,正如珍惜伤你心的姑娘。洛克菲勒“即使把我的衣服脱光,再放到渺无人烟的沙漠中,只要有一个商队经过,我又会成为百万富翁。”这才是真正的霸气。十分钟内开跑车跑完北京二环路一圈,是个屁。
「成事:冯唐品读曾国藩嘉言钞」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第五段:
无兵不足深忧,无饷不足痛哭,独举目斯世,求一攘利不先、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此其可为浩叹也。我只在想,这话适用的阶段和范围在哪?从管理团队来讲,核心团队由这样的队员组成,成事只是时间问题;从管理个人来讲,选这样的人交朋友,一辈子比较好过。喜欢冯唐的这份注释。
我的问题是:这样的人是少数人,遇到了,是相信人心是会变的呢,还是相信本性难移呢?仔细思量,我距离用这段道理还有点距离。
第六段:
今日百废莫举,千疮并溃,无可收拾,独赖此精忠耿耿之寸衷,与斯民相对于骨岳血渊之中,冀其塞绝横流之人欲,以挽回厌乱之天心,庶几万有一补。不然,但就局势论之,则滔滔者吾不知其所底也。曾国藩又提“今日”,是在关照他的当下,冯唐注释扩充说了江,左,曾仨人的四个共同点,我的理解是,书生不一定是精英,书生不一定能带兵、练兵、打仗,书生不一定亲临一线,而他们仨,都在跨界管理上做出了贡献,证明了全才管理型人存在的正确性。
我们所在的“今日”,精英们都在做什么呢?我不是精英,我真的不知道。
第七段:
集思广益本非易事,要当内持定见而六辔在手,外广延纳而万流赴壑,乃为尽善。看完冯唐的注释,我没有个人化的理解,所认识到的唯一就是:很难!(曾国藩的概括还是太简练,不好揣摩,冯唐的注释有嚼头,能再咂磨咂磨。)
第八段:
方今民穷财困,吾辈势不能别有噢咻生息之术,计惟力去害民之人,以听吾民之自孳自活而已。总体而言,我暂时能在曾的原话和冯的注释这段里面读出的味道仅仅是“克制”两个字。
第九段:
带勇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大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俱至。曾国藩的“四要”,冯唐精炼后的“三不”,实操还是分两种情况:其一,所谓的跟对人,对的那个人是不是身上有这样的特点;其二,自己混到被别人跟的时候,自己身上是不是具备这样的素质。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成事:冯唐品读曾国藩嘉言钞」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