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读后感_1600字

《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读后感1600字

今年夏天,我会再去一次成都,这可能是我这一生最后一次去那里了。如果有什么所见,我会感激这被赐予的双眼;如果没什么所得,我想,我也不会遗憾。毕竟给予的是耶和华,收回的也是他。

去见一座城市,有时就像去见一树繁花。城市也有盛开的时候,当她高兴,她会把这个城市里那些好人送给你。就如在街上走着,让她帮你捡起掉落的东西;在书店站着,让他冲着你笑,并且留出靠窗的座位;如果在黑夜里,会让一个哼着民谣的人走过来同你开个玩笑:一起去看场电影好吗。那敢情好。

我对生活的留恋,大多只愿意停留于这些肤浅和平庸的表面。阿来愿意写下一本叫《草木的理想国》的书,我就不怀好意地想,那是因为他虚荣,想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也因为他歉疚,心在藏区,而身老成都,灵肉的分离就像偷情一一既然去藏区已经无望,那还是要给成都一个合适的名分,毕竟这是一个服侍了自己几年的地方。

书写得非常仓促,错别字我就不说了,那一定是文编的疏忽。但一个人爱不爱一座城市,爱不爱草木,爱不爱另一个人,那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就像我昨晚望着某人,看着他沉沉睡去,便知道此人心中绝无柔情。一个先你而睡的人,一个从没见过你梦境的人,怎么可能是喜欢你的人呢?也就朴树那种傻子,才会去把人从睡梦中摇醒,还要她看着自己,还要她说你也爱我,还边摇边唱,真是一脸的傻气!除了折腾那些心灰未冷的人,他又能折腾谁呢?

我第一次去成都是在去年夏天,具体的细节已经记在《成都》里,如今物是人非,我们也就没有回头去看的必要。阿来喜欢成都么?喜欢草木么?他花了几十万字,记下了自己身边的事物,然而他所喜欢的,应该还是他写《尘埃落定》时的那个已经远去了的环境吧。

我倒是喜欢草木,觉得这世界上,能配得上“物是人非”四个字的,也就只是它们。川木曾经把庆山的话摘出来,告诉我:“你要离花近一些。当花开放,它付出生命里此刻全部的能量,是竭尽全力,毫不保留的。这本是接近终结的时刻,但它却这般宁静。”

句子很美,然而并不合我的心意。我看花木是自然之道,有花看花,有叶看叶;花叶都没有,就看看枝条;枝条也没有,就看看上面,风来云往,多么好的一生。

这大约就是生有道,死也有道,生既然不急,死也不要太过匆忙。

今天早早地起来,给植物们浇完水后,在窗户后看着它们。和往常一样,它们并未表现出什么异样。这些没有感觉的家伙,显然不知道我一周后就要离开湖南了。茉莉花没心没肺,不仅在风里摆动着枝条,还把清香送了过来,其实我也就是羡慕它们没心没肺的样子,这世间的美,大多都是没有了疼痒后才焕发出来的。

不过也有知道痒的,像紫薇。前几天在河边散步,见了许多紫薇树。夕阳的余晖笼罩着她们,像一层淡红色的薄膜。我伸出手在树干上轻轻挠了几下,她们就痒得不行,满树繁花都颤动了起来,恨不得前仰后合才好。一株紫薇在可以在尘世生活很多年,掌握很多的世故知识,但她们从来不觉得生与死是个问题,也从来不觉得爱与被爱是个问题。

这真是一种容易讨好的树啊,这种乐观主义的树,应该种到每一个地方去,写到每一本草木志里去。

成都据说也有紫薇,但成都在我的印象里并不快乐,老杜的诗不说,沉郁得不行,诸葛亮出成都时,也是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虽然涕零,但还是要出的。

那么就这样吧。21号的航班。如果到达,城市的夜晚依旧是夜晚,即使灯火依旧,即使灯光像一层油彩浮在很多事物的表面,那些事物内部的宁静与冷漠,依旧是那些辉煌所无法打得动的。

有句诗叫“知君有别意,故来相决绝”。这世上大多数的草木和机缘,以及我们,都是这么来的。

然而我们又来得太迟,既不知再见,又不识将来。

在一首诗中我曾经写道:

啊山川,河流,经得起反复折腾的祖国

一盏灯就能将我送到黄昏

事实上将我送到这里的不是灯,是一架飞机;事实上将草木们送给这个世界的,也不是喜悦,是哀伤。


池 2017.07.15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读后感_16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