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心胜》读后感_1600字

《心胜》读后感1600字

对未来我是比较乐观的,对眼下我是非常忧心的。虽未居庙堂之高但也不至于处江湖之远,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意识在多年的、现在看来酸得起鸡皮疙瘩的爱国主义教育熏陶下还是得到了强化和巩固。因此,每每看到分析国家形势、未来变数的文章书籍总会多留意一点,特别是对类似的针砭时弊的文章总会引起更多的思考和更深的忧虑。毕竟,就目前而言,改革进入深水区域、产业进入转型阶段、社会进入躁动模式,未知因数实在太多太多,不得不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警觉与深思。
对于历史,我们总是容易健忘。如果不是因为一时好奇看了两本历史学书籍,加上近期到西安出差看到兵马俑,我几乎都快忘记曾经为了印证《过秦论》的结论对与错,还翻开过《史记》、《资治通鉴》等著作,忘记了读完《说岳全传》后为了寻找真实的岳飞而翻看过《宋史》。我想,透过自己的身上或许就可以看到千千万万的国人对历史的麻木、对过去苦难的淡忘。就如刚结束百年屈辱才几十年,就开始大量滋生腐败、奢华、享乐之风,如果不是习主席刹住了车,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又会是什么场景,不敢想也不愿去想。又如,对于战争我们总是认为很遥远,殊不知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也就30年,硝烟散去,浴血奋战的场面已经逐渐模糊,当年厮杀的亲历者已经走向寂寞,在灯红酒绿的城市街头,有多少人想起了边境线上站在苍穹之下的哨兵。毕竟,历史的一个最遗憾之处,便是它纵然容许假设,最终却只进行选择,错过了要回头就难办了。
对于忧患,我们总是重视不够。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越是盛世越是埋藏着隐患,风险在安宁中迅速积累。翻开史书,每一个王朝的颠覆、每一次社会的动荡无不是因为之前贪图安逸、歌舞升平的生活麻痹了思想、迷惑了双眼,看不到潜在的危机而变得因陈守旧、居功自傲、好大喜功,即使危险已迫在眼前也是希求通过卑躬屈膝忍让求和,历史特别是近代史实在不忍多看一眼。我们这个苦难的民族从一片废墟起步并经历十年动乱发展到今天实在太不容易,今天的繁荣也大大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就像我一样,原本以为长大后会像父辈一样种几亩地、养几头猪在偏僻的小山村里草草一生,结果呢也就十来年光景生活已发生彻底变化。人都有遗忘不堪回首经历的本能,何况这一切发生得太快,刚过去的痛苦往事不少已成过眼去烟,说散就散了,对美好生活的理性需求逐渐变成对名利奢华的追逐,隐患也就随之而来了,正如前段时间悄然流行的一句话一样“当我们的科技公司还在为资本、市场奔波的时候,苹果、谷歌等却在悄悄的改变世界”。也如,报刊杂志上充斥着美国已是昨日黄花、日落西山,已被沉重的债务压得喘不过气、已被深陷动乱局势欲罢不能等论调,就连本书的作者在评论国际局势时也有类似的倾向,这方面我读书少了解不多,但我知道,朝鲜战争虽然失败了,但对亚洲国家的牵制至今都未消除,美国也可以随时借口重返亚洲,现在不是如此么,伊拉克虽然依然动乱,但石油资源的保障不是得到巩固了么,石油价格不是下降了么,除了北面俄罗斯,我们国家的三面不是都有美国势力的存在么,这些不都是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步骤么。如果说美国是失败的,我不太相信,只是没有向对其更有利的方向发展,至少它的战略规划是得到了落实,正在步步为营。我们怎么能坐以待毙呢?
好在,对于未来,黎明已经到来。在新的历史时期,技术变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多元化的文化聚集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越来越大,信息高速网络的发展对社会协作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大,环境在变我们也在变,特别是经过近两年来的“拨乱反正”,一种新的气象扑面来,国家在隐忍之中渐渐爆发,个体在迷失中渐渐觉醒。我坚信只要不断自我优化、多吸收采纳,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复兴必定有望。就如:他是站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他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风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他是躁动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婴儿。我们一起站在航船上,一起看日出。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心胜》读后感_16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