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兰成自传:今生今世》读后感1800字
每个人看书多少都带着自己的思绪,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因为张爱玲,如此孤傲凛冽之人,却有一个男子让她爱的甘愿跌进尘埃里,不禁对这个男子产生一丝好奇——而这个男子便是胡兰成。因为好奇,我带着我的目的,走入他编织的小说剧情里。
《一生一世》,一部民国时期的渔樵闲话,关于胡兰成自传的史记。记忆很深的是他一生所遇许多女子,缘起缘灭、缘聚缘散,到像是为他每段恋情抽身离开准备的说辞,他的爱来的快,去的也快,所以读来觉得他甚是花心,可苦了爱她的女子,是薄情?可爱时又像是真真切切,不掺半点假意,只琢磨了这样的男子到底为花心还是专一?或许是他太自爱一点,爱自己更甚爱她人,又或者把这世间聚散看的太透,永远保持一个“乐观”心态看世间浮沉,所以离别时从不见他有丝毫伤心难过之意,离开了谁的生活照样继续,仍然悠然自得,待遇见另一个女子又弥补空缺,因而不曾有过失去之感?好是豁达、洒脱之人!也是,民国乱世里,现实的颠沛流离、忙乱生活却未磨去他对生活的雅兴。人们都为生活的不安愁苦,他到是兴致满满,随时的驻足欣赏身边喜乐,只道是永远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生活过的处处充满惊艳与欢喜。
不过一直来对他的评价都褒贬不一,于我,是不会喜欢此类人的,说不上为什么。他一生必有可取之处,不可否认,因而才令这么多女子爱了他,甘愿把自己交付于他,陪他走了一段不长不短的路。是才华?他必是有的,且说张爱玲吧,自小就在文学上有过人天资,尔后越发熟练的写作更是成为风靡上海的女作家。这样的才女,却偏遇见胡兰成,不喜言谈,却偏有了几个小时的接触,那必是有一定才识才能与这样的才女有一番长达数小时的交谈。张爱玲喜欢《红楼梦》,一个人可以反复读了十几遍那种,而胡兰成的《一生一世》,后人对其评价为民国时期的《红楼梦》,必是才华横溢的。或许当初是否也是这原因,成了吸引张爱玲的关键,一个本是孤傲,不喜与人有过多交往之人,某日生命中突然出现了这样一个人,和自己兴趣相投,喜爱自己所喜欢,他的到来好似把自己带到喜欢已久的故事剧情里,怎会不动了凡心。这便是胡兰成的才华之处,古典诗句信手拈来,可取,却还是喜欢不来。胡兰成虽有才,可是越发读来,就越发觉得此人有才识但太过自傲,甚是喜欢张扬,炫耀学识。就说他的爱吧,明明有时爱了一个又一个,风流成性,做错了,却总是文过饰非,偏说成自己的好,永远不服输型,本觉得是我喜欢的女子喜欢之人,自己想毕读来也会有一丝喜欢,可道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可这样的萝卜青菜于我都不爱,终究喜欢不来,个人观点,觉得些许华而不实之人。
胡兰成的每段相遇到贴切那句话,芸芸众生,谁都只是谁的过客,相聚则爱,离则珍重,是看的够开朗?不过,这样的人活得到也洒脱,不为情所困,不为情而有绊。前些日看了女神赫本主演的电影《黄昏之恋》,主角法兰肯就是一个在情场上如鱼得水的风流浪子,被称为爱了就跑的男子,那同理,是怕担负责任?或没有遇到那个与他棋逢对手之人?这到也不然,有那么一两段感情,那句珍重在他胸口起了涟漪,这里的情我觉得非玉凤,只觉胡兰成并未爱过她,更多的是歉意,与玉凤七年感情,正如他所诉皆长于此后所有感情,这七年直至玉凤逝世更觉得是让他倍感亏欠而产生怀念。正如爱珍对胡兰成说过,“秀美与你是患难交亲,她若来时,我可以答应,但是你也莫想再见我了。”胡兰成复问爱珍若张爱玲来了,你怎样呢?爱珍道:“那时我就与你莎哟那拉!爱玲这样对付你。想起你对人家绝情绝义,不知有几何可恶!”爱珍到把胡兰成的爱看的到是真切,知他心里有两人,秀美与他是过了一段材米油盐,爱玲却是一把镜子让他自己看到了自己的才华而敬重。哎,不管如何,他都负了爱他的女子。他的一生所遇女子甚多,她们皆是他生命过客,他以为自己对待感情的浓烈、淡薄拿捏恰当,却不知是种伤害,一路伤了许多重情女子,而张爱玲也是其中女子一个,可胡兰成却是张爱玲且爱的一个男子。突然想起郑愁予的《错误》“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胡兰成是张爱玲一心盼望那窗外出现的归人,而这终是一场美丽的错误,他不是归人只是个过客…
且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又或者旁人看的只是片面,胡邹乱道了?反正读毕我是这样看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胡兰成自传:今生今世》读后感_1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