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文集:碧血洗银枪》读后感1400字
世上本来就有很多事是用不着亲眼看见也一样会知道的。
一开始以为碧血洗银枪中碧血洗银是形容词,主角应该是一个使用银枪的人或者是由碧血洗银枪引发的传奇,然而看完书才发现洗是动词,碧血和银枪是名词,碧血是马如龙和一干正义人士的指代,一群人齐心协力干掉了银枪公子邱凤城。
电影版本中后半部分改编了一下,无十三成了最大的BOSS。符合一般电影的大BOSS最后出场然后被干掉的特点,但是效果上实在不怎么样。
电视剧版本上除却大婉的样貌从最开始就已经露出本来面目以外,其他的内容可以说很符合原著了。甚至与5集的电视剧还特别花大半集交代了一下三位公子的特点和背景。但是也可能太忠于原著了,很多在书上看起来比较有意思的对话,到了电视剧中显得好傻啊。P.S.上个世纪港台的女性真的美艳的不可方物。
银枪公子邱凤城是最大的反派,实在可惜。从出场看,潇洒浪子沈红叶明显最富有主角气质,更不要说沈红叶还是沈浪的后代,在叶开家长大,偏偏最富有主角气质的沈红叶直接酱油了。P.S.在叶开家长大的人被毒死,是不是只能说,叶开教会了他武艺文采,却忘了告诉他人心险恶?其次病态但不失贵气,好酒乐观的杜青莲也很有主角气质,就好像李寻欢的形象,然而杜青莲也和沈红叶一起打酱油了。P.S.杜甫一直CUE李白,古龙莫非因此把杜甫和青莲居士结合在了一起。
最后性格傲娇的马如龙进阶成了主角。除了开场时为了躲开彭天霸三人追杀而展示的急智外,后面马如龙的表现几乎可以说毫无江湖经验,很难想像堂堂天马堂的少主菜鸟如斯,纵使平时很少出门也不至于是一个江湖小白吧?倘若没有大婉走一半算三步各种照应马如龙,马如龙怕是早被邱凤城轰成渣渣了。恶意的揣测,马如龙不会是因为知道自己太蠢了,所以平时才很少说话,然后让大家以为是一个高傲的小哥吧?
同为江湖四公子,无十三培养的邱凤城在心计、胆识和武功上都比另外三位好上太多了。其实邱凤城按照自己的实力正常发展,完全可以在江湖名望上甩开另外三位公子好几条街啊,这四个人怎么会齐名呢?想到了河北四庭柱中,除了张颌巧变有大将之才,高览无甚出彩点,颜良文丑也不过一勇之夫。
蒙受不白之冤走上寻找真相的道路,剧情设计上总结一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古龙的后期作品必不可少的便是要出现一个相识时间极短,但是可以交付姓名的好朋友。黑道出身的古龙对于朋友义气的描述不但及其深入,还不时带上一些理想主义的成份。每每看到这里只觉得倘若身边也能拥有这样一个好朋友倒也是不虚此生。
耗费了一个前言从碧玉刀到碧玉钗,最后引出碧玉珠。古龙的《七种武器》中有一件是碧玉刀,这让我层层递增出现的碧玉珠倍感期待,然后古龙这种写个绝妙开头然后就随便它的人来说,碧玉珠什么的,出个场就好了。除却大婉使用了一下以外,毫无特别之处。甚至于整个故事中最为豪华的碧玉山庄和绝代的碧玉夫人都只是存在于人们的语言之中。
许是前面局布的太大了,最后却是因为俞五和无十三都是谢玉仑的舅舅导致了邱凤城功亏一篑。倘若没有这一特殊关系,不知是不是都收不回结局,作为天杀的首领这么关键的信息竟然没有调查出来,尤其俞五还是丐帮帮主的情况下,更加应该特别注意才对。
这个小说中喜欢吃的丐帮帮主的设定一下子就想到了洪七公了。星宿海边上的残疾人,这就很符合丁春秋和苏星河的设定了。古龙还是不自觉带上了金庸的影子。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古龙文集:碧血洗银枪》读后感_1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