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秋声紫苑》读后感1000字
拜读二月河著名长篇小说《乾隆皇帝:秋声紫苑》,读完,写一点书评,以表自己对这本书的欢喜:乾隆认为应该由皇帝垄断所有的伟大、光荣、正确,不给其他人留一点荣誉空间。乾隆皇帝所需要的,不是站立着的大写的人,而仅仅是工具和奴才。
——张宏杰 《饥饿的盛世》
制造恐怖,杀一儆百,是皇帝的惯用手段。在乾隆一朝政治中,经常可以见到出其不意、轻罪重罚的事例。 除了情绪和性格因素外,乾隆行政之忽宽忽严,更主要是策略的考虑。
——张宏杰 《饥饿的盛世》
《秋声紫苑》一书,描写了年轻时精明干练的一代英主,到了晚年,亦不免渐失天聪,做了许多失德之事;令人感叹,慎始慎终何其难也。
《秋声紫苑》一书,为《乾隆皇帝》长篇小说之完结篇。
乾隆末年,大清盛世逐渐落幕。一方面各种邪教煽惑民心,各地民变四起,大有分崩离析之势,乾隆只好派出傅恒之子福康安四处弹压。先平山东,再战大小金川,又到台湾敉平林爽文之变。海兰察等人则平定了新疆霍集占之乱。
然而乾隆年事渐高,不免昏聘,他听信佞臣之言,罢黜纪昀、李侍侥等人,又对奸臣和珅言听计从,使得官场更加污浊不堪。
後宫生活,乾隆一样不能如意,他查知皇后那拉氏不贞,却又不能废后,令他愤恨不已。
乾隆曾经立誓,在位时间绝不超过其祖父康熙的六十一年。但随著时间逼近,却逐渐有了恋栈之心,不想将玉玺交给太子鄅琰。一干忠臣,为此煞费心。
二月河在书中描绘了乾朝广阔的社会场景。上至庙堂之高,下至江湖之远,宫闱、闺阁、市井、乡野、沙场、行院……无不涉及,展现了乾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风云变迁,浸润着丰富深厚的文化意蕴,堪称清代中期的一部百科全书。同时作者将政治斗争的权谋机变、军事战场的运筹帷幄、文人儒林的形形色色、世情的炎凉百态琢磨得玲拢剔透,表现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是二月河目前最为成熟的一部长篇力作。
乾隆作为清朝历史上的一位明君,励精图治,在他在位期间,大清国国势昌隆,版图辽阔;但同时,他又大兴文字狱,禁锢言论,孰是孰非?著名的清史小说作家二月河用生动的笔触为你描绘出一幅明争暗斗、惊心动魄的清宫历史长卷,展示了清朝从兴起、盛世到衰落、灭亡的过程。
二月河:本名凌解放。当代著名历史小说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九四五年生于山西省昔阳县。自青年时斯就酷爱读书。遍览诸子百家、经史典籍,尤其对清史和红学颇有研究,造诣深厚。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乾隆皇帝:秋声紫苑》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