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风情百样苏东坡》读后感_900字

《风情百样苏东坡》读后感900字

苏东坡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坷磨砺,然乐观向上超凡脱俗,具有独特的思维和人格,这是他能特立独行于历史的重要原因。无论在朝还是在野,他都始终如一地保持着自己的高尚情操,未曾改变。苏东坡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诗、书、画俱佳,他的人格所体现的进取、正直、慈悲与旷达的精神,照耀着千年的中国历史,他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旷世奇才。他痛恨那种无益的党争,痛恨腐朽政治,屡屡在关键时刻吐露真言,因此被当政的各派视为持异见者,频繁遭到贬谪,苏东坡的不幸命运也正是他强烈的爱恨与对国家强烈的忧患之心的必然结果。在宋徽宗上台后,苏轼年过花甲得到召还,回想一生,苏轼情不自禁吟诵出“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东坡离世后,苏门六君子李文叔作祭文曰:“道大难容,才高为累。皇天后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识与不识,谁不尽伤?闻所未闻,吾将安放!”

苏辙所作墓志铭,更是道出了苏东坡一生的精髓,可谓乃兄知音也:“公之于文,得之于天。少与辙皆师先君,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乃出《中庸论》,其言微妙,皆古人所未喻。尝谓辙曰:‘吾视今世学者,独子可与我上下耳!’既而谪居于黄,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

苏东坡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半天下”,不仅没有被打倒,反以其达观和智慧,以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在命运坎坷沉浮之间,留下了2700余首诗,300多首词,800多封书信,各种文章数以千计,创造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迹。

苏东坡一生,可谓历经坎坷。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没有真正的捷径,它必须通过自身的艰苦努力去实现。前代伟大人物为我们走向成功人生道路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从他们的精神中吸取养分,获得启发,增添自己奋斗的勇气,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风情百样苏东坡》读后感_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