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夏:一个志愿军女文工队员的悲情往事》读后感1600字
十幾天時間,幾呼是含淚讀完了葉雨蒙的六部抗美援朝紀實叢書,《黑雪》《黑雨》《漢江雪》《血戰》《血雨》《苦夏》,心情凝重很久不能平復⋯⋯
18年春節前,有幸通過朋友認識一位對越反擊戰二級英雄,在與他接觸幾天中,只要稍微有點時間,即玲聽英雄講述戰爭中的真實故事和情景,由於初識又有多人在一起,故不好意思長久打擾,但幾天中也直接受到心靈的戰火洗禮,文情并荗、活靈活現的戰爭回顧,讓我受益良多,感慨萬千。也許是有過軍人經歷,雖然不惑之年,對於英雄的崇拜不雅于當年。新中國成立後的兩次戰爭(抗美援朝、對越反擊戰)做為60年代出生的人都記憶猶新。這次細統拜讀六部戰爭紀實力作,感觸頗多,僅以幾點體會記錄如下⋯⋯
一、毛澤東的偉大。一場抗美援朝雖說舉全國之人、物、財力,但換來的是新中國近百年的和平,這個功績至功至偉無人能比,特別是改革開放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毛澤東是偉人,他博古通今縱覽世界。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財政困難民不了生,經歷近20年的抗戰和內戰,已經使一個多災多難的中華民族千蒼百孔,正是在這樣極度困難和百廢待興的時刻,毛澤東力排眾議英名絕斷出兵朝鮮,用過人的膽識和自信滿滿的氣魄,與世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列強,在及不平等的物質條件下,打一場世紀之戰,這是中國人之幸、中華民族之福。
二、彭德懷居功之偉。以彭德懷、洪學智、陳庚等一大批名帥宿將為首的志願軍指揮部,集中國軍人之精華,歷經幾年與聯合國聯軍鬥志鬥勇,經過5次規模龐大的戰役,終將不可一世的聯軍在停戰協議上簽字,保全了朝鮮國家的獨立和我國戰略重伸的防御。
三、真實紀錄和再現了戰爭的殘酷,還原了那斷歷史永遠不會忘記的戰鬥場面,謳歌了那些有名或無名的可歌可泣、英勇善戰、有血有肉、無私奉獻的一個時代最可愛的人~志願軍戰士。每一個故事,每一個人物,每一個場景都深深印記在腦海中,久久不能平復和忘卻⋯⋯十幾天中,眼淚不停的在流,心也不停的顫抖。戰爭的無情和慘烈使人震憾,特別是我們的戰士和指揮員,不畏艱險、不辱使命,為完成志司下達的作戰命令,用血肉之軀阻擋敵人的鋼盔鐵甲,用步槍手雷去撞擊敵人的坦克大炮,用步兵的平面諸原對抗敵人陸、海、空的立體戰爭。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曾經說過:朝鮮戰爭就是中國軍人的屠宰場。可以斷言,這場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不平衡的戰爭,是志願軍戰士用強大的精神毅志和血肉之桐體的付出嬴得了戰爭的勝利。三年死11萬傷幾十萬的代價,悲壯、慘烈、殘酷都不能完全復原戰爭中的原貌。王成、邱少雲、黃繼光的原型在戰場上舉不盛舉,不是單一、是整個志願軍群體,是從軍師長到普通戰士都在17~40歲之間的中國軍人,中國時代最可愛的人⋯⋯小說記錄這樣一個瞬間,多年後志願軍一個副司令看電影《英雄兒女》,中途含淚退場,電影中的情節他不忍心往下看,他只說一句話:"現實中的朝鮮戰爭如上甘領戰役,電影所表達的不足100%之一"可想而知⋯⋯
四、辜夏~志願軍女文工隊員的回憶讓人悲泣和敬畏。戰場從古到今都應該是男人的領地,但是抗美援朝卻有一大批志願軍的女兵,當初是醫務、文藝、後勤為主,在戰場上都成了前沿戰鬥的主力,進貓耳洞、埋屍體、送彈藥、背傷員,押解俘掳。通過苦夏日記和回憶,詳細了解了一支部隊的真實戰場生活和個人經歷,細微處感人、宏觀處育人。在情感、軍紀的矛盾中掙扎和選擇,在捨棄、給予的决擇中困惑和迷茫,把愛與恨、愛與情用戰爭的洗禮給予了詮釋,用真誠的理解和戰友生死親情的大愛、博愛了以慰藉。往事不堪回味,因為心已柔碎。
總之,要感謝葉雨蒙作家,這部系列叢書應該是至今最全最其實的記錄那斷歷史的文字,作者用盡竭力收盡素材,用飽滿的情感重塑人物并給予升華。作品文筆流暢、不浮誇、不渲染,不加主觀意識,使讀者在閱讀中自我思考、自我評鑑,讓文字與讀者的心緊緊相扣,波蘭起浮、炮火連天。葉雨蒙是一個好作家,這部叢書一定會在中國紀實文學中佔有一席之地,期待更多力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苦夏:一个志愿军女文工队员的悲情往事》读后感_1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