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4日,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法国阿尔斯通集团锅炉部全球负责人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刚下飞机就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探员逮捕。这场抓捕不仅仅是针对他个人的行为,而是美国政府针对法国阿尔斯通的系列行动之一。之后,美国司法部指控皮耶鲁齐涉嫌商业贿赂,并对阿尔斯通处以7.72亿美元罚款。阿尔斯通的电力业务,最终被行业内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收购。阿尔斯通这家曾经横跨全球电力能源与轨道交通行业的商业巨头,因此被美国人“肢解”。而皮耶鲁齐直到2018年9月才走出监狱,恢复自由。在《美国陷阱》一书中,皮耶鲁齐以身陷囹圄的亲身经历披露了阿尔斯通被美国企业“强制”收购,以及美国利用《反海外腐败法》打击美国企业竞争对手的内幕。
「美国陷阱」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事实上,通过颁布一系列法案,美国已经逐步拓宽了反腐败的斗争范围和斗争内容。美国凭借自己的情报机构,发动了战争机器,可以起诉任何不遵守美国单方面法规的人。
诚然,任何人都不能无视法律。但在反腐败斗争方面,美国法律具有域外管辖权的特点,这也是一直饱受争议的。尤其是考虑到这种域外管辖权并不对等,国际上许多法学家都认为,这属于滥用司法权,强制执行。不仅美国《反海外腐败法》是这样,在其他问题上也是这样。正如马德琳·奥尔布赖特所说,面对所有优先从美国的对手那里购买军火的人、面对所有想要和受到美国制裁的国家做生意的人,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会毫不犹豫地对其加以制裁。面对这样一套倚仗军事实力、司法武器和信息技术的帝国主义逻辑,其他国家没有反抗的余地:要么屈服,要么合作,要么消失。
在美国电视剧和电影中,美国人为了鼓吹自己的司法体系,往往会拍摄这样的场景:万人瞩目的庭审现场,一位经验丰富的律师作为正义的化身为被告人辩护。我们早已被这种剧情洗脑,误以为即使是最为弱势的群体的案件,也会有人倾听,更会有人为之辩护。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因为与这个群体有关的犯罪案件,基本都不会走到庭审这一步。在90%的案件中,被告人会选择放弃申辩,原因非常简单:高昂的辩护费必须由被告人全额承担。只有那群最有钱的人——必须是真的非常有钱的人——才能负担得起律师事务所的费用。事实上,身处美国的司法体系中,被告人会发现,自己面对的检察官只会朝有罪方向进行调查;而法国的预审法官则与之不同,他们会同时寻找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查阅卷宗、对案件进行复核鉴定、寻找有利于被告的证词,进行这些步骤的费用在美国都必须由被告人支付。而在财务案件中,要查阅的卷宗往往多达几万份甚至十几万份,因此很少有被告人有能力(在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里)向专业辩护律师支付(高达几十万美元的)辩护费,也很少有人会去求助私家侦探开展复核鉴定。与被告人的情况恰恰相反,检察官拥有各种调查手段和人数庞大的资深律师队伍。原因在于,与法国相比,另一个公认的差别是,美国司法机关非常有钱。因此,在调查手段上,被告和原告从根本上就不对等。另外,如果被告人被羁押入狱,那么他与律师之间的沟通渠道将会非常有限。实际上,根本就不可能有人听到他的声音。一旦他被关进怀亚特这样一座高度警戒的看守所,情况更是糟糕。
「美国陷阱」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看这本书的一整周时间里,我沉浸在震惊、愤慨、无奈、担忧交织的情绪里,久久不能平息。透过作者的悲惨遭遇和法国“工业明珠”阿尔斯通被肢解出售的过程,我从未像今日这般强烈希望祖国富强,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国际事务中拥有话语权、影响力,保障人民、企业的利益。
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无疑是这次事件的无辜替罪羊,敬佩他为重获自由和伸张正义在五年半时间里做出的不懈抗争,扯掉美国和前雇主的“遮羞布”让丑陋的真相公诸于众。阿尔斯通的毁灭并不无辜,其取得的各个合同几乎都是通过贿赂换来,在遭到美国明目张胆的勒索和威胁后,从企业高层到法国政府,都迅速选择了妥协自保,阿尔斯通可谓是自取灭亡。放远了看,结合近几年来欧洲发生的诸多事件,欧洲走向衰败的结局大势所趋。
这本书科普了美国《反海外腐败法》,这部备受诟病的法律在道德的掩饰下成为了美国非同寻常的经济统治工具。美国政府自认为有权追诉全世界任何一家公司,只要它用美元计价签订合同,或者仅仅是通过美国服务器收发邮件,都可以列入其“长臂管辖”的范围。美国督促经合组织成员加入《经合组织反贿赂公约》,实际授予其起诉成员国的企业,而由于其他所有成员组织都没有颁布域外法律和手段和野心,无法使用法律手段回击美国企业!美国设下环环陷阱,戴着世界警察的面具,对他国企业在非美国领土上的违法事件开出巨额罚款,肥了自家的腰包。与此同时,2013年“棱镜门”丑闻揭露了美国的秘密监控计划,美国的主要数字企业如谷歌、脸书、微软、苹果等都在于美国情报机构分享信息,多么恬不知耻!
此刻,想到去年中兴事件的结局,和愈演愈烈的华为事件,我感到担忧。按照《美国陷阱》里作者的遭遇,一旦孟晚舟引渡到美国后,我国将难以把控事件的进展。套用法国前总统密特朗这样一段话:“我们已经与美国开战了,是的,这是一场持久的、至关重要的战争,一场经济战,一场表面上没有伤亡,却生死攸关的战争。”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美国陷阱」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