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爱的艺术(相约在微博)》读后感1800字
弗洛姆承认人的生物性,但更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本质是由文化的或社会的因素而不是生物的因素决定的。
用社会性来定义人的本质,这是马克思哲学的定义。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人能够脱离自然世界、宇宙世界、物质世界、精神世界以及由人组成的社会而独自生存,即使是隐居者也不能不靠自然世界为他提供吃食及生活所需的基础材料。我们要想过上健康的生活就要和外界保持某种形式的联系,让我们和外界之间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里。与外界的联系有许多样,其中有一种创造性的联系就是爱。
爱常常与性混为一谈。爱也常常沦为金钱的奴隶,爱在现代社会中渐渐变成一种互利互换的关系。就拿夫妻关系举例来说。夫妻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相互帮助常常会被视为夫妻关系和谐的象征。实际上,他们之间也不过是一场价值交换。
弗洛姆认为真爱的基本要素,首先是“给”而不是“得”,“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爱情的积极性除了有“给”的要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是所有爱的形式共有的,那就是: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
从根本上来看,爱情是意志的行为,是人作的一项把全部生命交付对方的决定。先决条件是给的人不应该把对方看作是他帮助的对象,而应该同对方建立一种真正的、创造性的紧密关系。
对自己孩子的爱,不是爱,是一种自然流露,流淌出的都是最淳朴的人性美和生命美。这种爱不仅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也根本无法赢得。母爱或者父爱都是指“理想典型”,而不是指每个母亲和每个父亲都以这种方式爱孩子。无条件的母爱不仅是孩子,也是我们每个人最深的渴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通过努力换取的爱往往会使人生疑。在这种关系中有一个人需要帮助,而另一个人给予这种帮助。基于母爱的这种忘我无私的特点,母爱一直被看作是爱情的最高形式和最神圣的感情联系。但是看起来母爱中值得赞美的东西还不是母亲对婴儿的爱而是母亲对成长着的孩子的爱。前者是很多生物都具有的本能,后者才是考验母亲是否具有爱的能力的试金石。
爱的天敌~~公平。“爱人如爱己”这句话对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嘴上说说而已。而这句话不能成为事实实际上是由公平的原则决定的。
公平就意味着人们在进行商品交换、服务交换,甚至情感交换的过程中,不欺骗他人,不使用任何诡计,而是秉持着“你给我多少,我就给你多少”的原则进行商业活动。公平原则是现代社会中最盛行的道德,当然,公平原则在现代社会的适用范围很广,不管你给出的是物质商品还是爱,都要遵循这个原则。也可以这么说,公平原则和伦理的发展是对社会的特殊贡献。虽然公平原则在商品交易中的贡献很大,但是它会限制爱的流露,并不适合用于爱的传播和发展。
做任何事情,都是从兴趣开始的。不管对于什么目标,足够的热情是必需的,饱满的热情,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世上所有的事情都遵循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度。矫枉过正,物极必反。有了热情,我们才会聚精会神,我们才会坚定不移。但如果我们把这种热情转换成了狂热,那么这种热就会对我们产生不利的影响。
除去那些惰性、依赖性、自恋倾向和剥削他人的要求。
1.由衷地欣赏并赞美对方,是送给爱人的最好礼物,是二人天空最明丽的一道阳光。 为什么要赞美别人?想想我们的一生中,有哪些事情我们能够离开他人?我们早上拧开自来水龙头洗脸,我们想到自来水是水厂的工人劳动的成果吗?一日三餐,我们想到是农民辛苦种的粮食蔬菜吗?我们每天走在宽阔的马路上,想到是筑路工人的劳动吗?我们住的楼房,想到是建筑工人的汗水吗?所有我们的一切,有哪一样能够离开别人呢?更何况是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恋人呢?
2.微笑也是一种爱 微笑,犹如寒冬里的阳光,给相爱的人带来不可替代的温暖。微笑,好似青春旋律中动听的音符,愉快地奏响它,再厚的孤独也会冰消雪融。若你遇到了自己一辈子的真爱,一定要常常对他/她微笑。
3.两个人之间,抓住机会相互表达爱意永远是最好的为爱保鲜法。
4.个性不同的两个人生活在一起,生活习惯、脾气性格、兴趣爱好会有所不同。大事求同,小事存异,不必苛求,才是明智的做法。人在生气或冲动的时候,难免会说出一些未经考虑的话,而此时,最佳的应对之道就是充耳不闻,权当没有听到,而不要同样愤然回嘴反击。
5.爱,就是心疼。没有心疼,一切外在的东西都很容易流于虚伪的形式。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弗洛姆爱的艺术(相约在微博)》读后感_1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