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高房价还能撑多久:是泡沫终究要灭亡》读后感_2600字

《高房价还能撑多久:是泡沫终究要灭亡》读后感2600字

冗长勿入!!!

整本书作者语言幽默流畅,运用了大量的数据和事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不凡宏观事件对房价的影响,又或是微观层面导致房价上涨的五个因素,等等。总体感觉本书前两章分析的很深入,基本说清楚了高房价的原因,而后面章节更多的是在列举具体的社会现象,稍显冗长,就匆匆浏览了。如果想通过这本书来了解房价的高点在哪里?不可能!房价泡沫还能吹多大?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现房价的拐点?不清楚!也许通过这本书能多少了解这方面的内容,但这不是告诉你答案的一本书,从现在看书中所推测的一些结论并不符合预期实际;但这本书也会让我们更多的了解到导致房价上涨的更多因素,从而对何时出手有自己的预判和考虑。影响房价的因素还有很多,如:“招挂拍”土地催生的“地王”导致土地价格上涨,银行信贷的闸门松弛也催生了投资过热,导致房价节节攀升,整个行业经济对房价也会造成一定影响,等等。对购房者来说,情况各不相同,也各自有所考虑。就购房来说,土豪无所谓,刚需不能等,投资需谨慎。

附部分书摘:

家与房子并不相同。家是人类特有的感情归宿与心灵慰藉,更多体现在意识层面上,而房子则是真真切切有棱有角的实际物体!

我想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意境多么浪漫多么唯美啊!有家如斯,的确是善莫大焉。可问题在于,如果这个童话般的房子是你啃老三十载的全部积蓄外加自己二十年还贷的枷锁,才勉强购置的“蜗居”,只怕这童话就该用痛苦来形容了。

家中的那排书架,储藏着爷爷的国学底蕴;家中的那件花棉祆,包裹着妈妈青春的记忆;家里的那排骨烧豆角,刺激着儿女千里之外的味蕾……家是一种文化,家是一种时光,家是一种情怀,而这一切都需要固定的房子作为承载。所以,也难怪中国人对房子如此钟情一买房置地,传宗接代,这就是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传统!

从房地产开发的整个过程来看,金融伴随始终。有人曾把金融与房地产的关系,比作水源与河流。开发商用40%的土地出让款,采用土地使用权抵押从商业银行获取土地储备贷款或开发贷款,然后支付很小一部分的设计费用,办理规划许可证、开工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以及土地使用证,于是就有了后续的建筑商垫资入场开始施工;至于建筑商,他们也可以依靠商业银行的贷款进行采供和施工,随着楼盘封顶,购房人欣然介入,银行的按揭贷款、公积金贷款也接踵而来。金融是房地产开发的血液,资金来源是动脉,资金运用是静脉。

如果对房地产业收紧银根呢?这将有可能导致一大批房地产项目无法顺利完成建设,之前投放给房地产商的贷款都将成为不良资产,而且银行面对的将是大量无用的烂尾楼;如果任由现状发展,引发房地产泡沫并最终破灭,老百姓无力偿还按揭,留给银行的又是冰冷的住宅楼。抵押品是收回了,可银行要这些又有何用呢?这是谁都不愿看到的泡灭后的惨象!

从理论上讲,我国房价只有大跌三成以上,才会有一定量房屋沦为负资产。可问题在于,眼下“手可摘星辰”的房价,很多人连首付的能力都没有,在一片“望房兴叹”的无奈中更别谈什么月供了。

刚性需求”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可以理解为“绝对需求”。问题在于,城里人改善条件要买房,城外人重新扎根也要买房;男青年事业有成要买房,女孩子结婚嫁人更要买房;有条件的理所应当得买房,没条件的创造条件必须买房……

亚里士多德曾经告诫大家:比平衡财富更重要的是平衡人们的欲望。当投资的选择演化成投机的刻意,那些疯狂举债跑到房地产领域中期待好运从天而降的人,已经与赌徒何异?

财团撤出大资本后,估计会有更多的小散户被套进房子这个无穷的深渊,进出不得!身上背负着价格远高于实际价值的楼盘这座沉重的负担,如同宝塔压得你不能呼吸。

在投资领域,有个很着名的“博傻理论”,揭示了投机行为背后的动机。投机行为的关键是判断“有没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一只要找到愿意出更高价格的“笨蛋”,那么自己就一定是赢家,只是赢多赢少的问题;如果没有“下家”现身的话,那么你就成了最大的笨蛋。更为可怕的是,不断攀升的房价在刺激投资热情“井喷”的同时,也正逼迫着众多普通工薪阶层开始铤而走险。赚钱的速度永远也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要是现在不砸锅卖铁的话,恐怕日后卖血割肾也凑不够首付了!心理防线的崩溃,进一步引发更多的投资热情和购买需求,当房价走高的时候,会带动更多的人买房,导致房价继续增高;而房价增高,又会导致更多的人买房,而后来者势必接受更高的价格。所以“房价还会涨”这个“预言”就在自我实现中诞生了。随着恶性循环的往复,房价也被我们亲手推向了新高!

早在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就曾断言: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进程最深刻的两件事情,一是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运动。

《蜗居》火了,超过当年的《奋斗》。《奋斗》讲的是年轻人如何盖房子,《蜗居》讲的是年轻人如何买房子;《奋斗》也许会给人带来希望,《蜗居》一定会给人带来绝望;《奋斗》满足了80后最后逝去的一丝幻想情节,《蜗居》刺痛了80后正在面临的一个严酷现实;看了《奋斗》,觉得故事好假,看了《蜗居》,觉得人生好累……”

曾有人总结出了一套“房奴修炼秘籍”,在网络上大肆“推销”一一能坐地铁绝不打的,能坐公交绝不坐地铁,能坐非空调车绝不坐空调车,能步行绝不坐车,能不出门绝不出门;早上绝不早起省掉一顿早饭,争取用一个包子或半块儿方便面打发整天的伙食,期间以饮水充饥,晚上洗澡的时候顺便刷牙避免自己回忆起夜宵;如果外出必须自带饭盒自备干粮,以减肥之名不接受饭局邀请也不张罗饭局,不参加单次10元以上的自费娱乐活动;所有灯泡更换为小功率,不泡茶绝不烧饮水机,停止一切咖啡奶茶供应;笔记本屏幕调节到最低亮度,嘘嘘两次以上再冲一次马桶……当然了,这一切必须是建立在男的不能失业,女的不能怀孕,男女都不能生病的前提下。

总有一段旋律,能掀开记忆的闸门,让远行的心蓄满久违的深刻;总有一阕歌词,能点燃渴望的篝火,将蜗居的温馨变得炽热……

还记得结婚必需的“三大件”吗?20世纪50年代就是吹唢呐、分喜糖、流水席;60年代要定做大木床、大衣柜和桌椅;70年代则必须配齐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了八九十年代,要求更高了,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一个都不能少;进入21世纪,房子、车子、票子,已然成了一代新人结婚首要考虑的“三大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高房价还能撑多久:是泡沫终究要灭亡》读后感_26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