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的故事》读后感1200字
圣经的故事
看完刀锋,便突然想看这本书,这就是以书唤书的方式吧。很多人不知道看什么书,总是求推荐,其实只要我们这样看下去,书中自然会指引我们找到想看的某些书。
近些年,我是耳濡目染的浸泡在圣经世界里的,无论是唱赞美诗还是祷告,每周两三次的萦绕在耳边。只不过我为自己支了一个屏障,并没有与其搭起鹊桥,虽然离他如此之近,却并未放开心理防备接纳它,就这样我与他毫不干扰的并行走过。我认同他们所追寻的逐恶趋善,但不认同他们完全归一的信赖。
其实许多事情都是这样,我们为了某些否定,同时也放弃了肯定。就像作者所言,《圣经的故事》这本书不是重写一遍的圣经,而是站在尽量客观的视角,去衡量它所谓的好与不好。若我们对它的宗教归属与历史探讨搁置一边,单单从书籍文化与艺术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新约还是旧约,都有着迷人的魅力。不知有多少人如我这样,单单只因为他的宗教色彩便将之拒之门外,我想以后圣经也会是我的计划阅读书目。
由于对基督教与犹太历史的知识匮乏,这本书对目前的我来说还不是很适合。忙忙碌碌于流水账似得陌生历史中,没有自己的观念对其进行评判,只能傻瓜似得像海绵一样去接收。想起了最近看的文学回忆录,陌生知识太多,颇有那种无法招架的感觉。想要翻看这本书的朋友,要慎重一下,最好是对圣经颇有了解,才能看出味道。但不妨也同我一样,从中纠正偏颇的观念,正确看待他的艺术价值。
被灌输了太多,全能的上帝,全能的神,无意识中留下了这样一种印象,就像希腊神话那样虚无缥缈,只见思想行走的高度,无法与现实勾稽。而从这本书中,循着其在历史中发展的脉络,无论是先知也好,还是耶和华的送梦也罢,皆为基于某种现实所做的拔高思想,这种高度思想潜移默化的生长为空灵的精神力量。我们未见其生长,怎会认同高高在上的他。可见这种无意识思想多么不靠谱,将我们的知识带到一个偏僻的错误角落,不懂的事情真的不能妄言去谈他如何如何,因为你不曾了解他。
人们追求的精神世界,一方面在于设定局限的哲学思想,一方面在于想要打破局限的宗教思想,无论哪一种,总会令人思想宽阔。相较于宗教,哲学略显年轻,但他们之间却总能找到某些难以分舍的关系。万物之间本没有界限,只是人们为思想不停设定着界限,想要区分,却发现总是存在一些不分你我的地带。我更崇尚那些追求打破界限之人,我认为这才是拓展精神世界的方向。
想起刀锋里的拉里,他用哲学的方式追寻宗教的意义,他不像众人那般全盘陷在宗教影响之下,而是独立开辟出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众人推崇定有一定道理,但也许那是因为众人思想中只有众人,而意识不到自己。无论哪种形式,一定要寻找自己的思想立场,哪怕把不相关融合为相关,哪怕我们放弃社会自发形成的意识流向。虽然精神世界总爱化散为整,但我依然觉得个性的存在方是多彩的过程,正因为我们彼此的不同才令我们变得唯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圣经的故事》读后感_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