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看客》读后感800字
推荐阅读
(点评)
这是一本读来可薄可厚,可断可续的历史随笔集。
薄,在于它由一个个历史人物,历史小故事,社会现象为主角,篇幅实在没有多长;因而也可断,没有上下文线索联系,没有故事的发展密切,读了这个故事,这个人物,下一篇,又是另一个主角和主题。不着急急于知道下文发展,因此可以慢慢看。
厚,在于它都是由小故事反应大道理,一个历史人物,他在当时的所做所为,所思所想,往往反映着那个时代某个阶级或整个民族性的特点,这是其一;其二,小故事,阶段性时代性的社会现象,反应的也是从古至今进化得缓慢的人性、根深蒂固的思想、以及民生问题,农村问题,官民矛盾等等这样的\大\话题,因而穿梭在这些文字中,使人很想继续往后读,看看历史学者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对这些现象的剖析到底是怎样的,还会怎样,所以可续,并且还不自觉的看得慢,反思得多。
(读后感)
其实对于这本书,我实在没办法写读后感,因为每个小节,每个故事都可以反映一些东西,改变一些看法,所想所思都在隐秘的想法里去了,倒想说说对\历史\这一词的看法。
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从历史当中去找寻,去借鉴,从前人的故事里,得到思考,得到经验,得到传承。历史,实在是位博学的老师。
而另一方面,好多时候,历史也是个妥妥的背锅者。看到一本书,说 文革中红卫兵们,\革命小将\们,他们在文革前期\为虎作伥,耀武扬威,神气满满\,残害了多少人,而他们的结局呢,也并不如意——该学习的年纪闹了革命,到后来却什么也没学到,获得,他们中还有好多人死于、残于武斗。 评价这些人,既不能说他们是烈士,也不能说他们是敌人,只能说,他们是历史。 没错, 历史背了这个锅,历史背过的锅恐怕还有很多。
想想 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创造的不也是历史吗?那么我们是否能有所改变,有所作为,能让后人有所继承呢? 是否能不要在把一切归于历史?只是历史?只能感叹一句是历史?
不管怎样,前行的道路上,要改变、要学习的实在还有太多。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历史与看客》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