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步步惊心(刘诗诗、吴奇隆主演)》读后感_3400字

《步步惊心(刘诗诗、吴奇隆主演)》读后感3400字

很久很久,一直一直。

一直不喜欢悲剧,却不知,自己最爱的那部经典隐隐绰绰便是个悲剧。至少,最大的误会没有解开,四爷应是抱憾而终,而回到现代的若曦也没能收到四爷的原谅。最后一幕的博物馆偶遇,留给观众诸多遐想,虽不切实际,好吧,穿越剧本就不合常理。

最近又重温了一遍步步惊心,有四五年未看过了吧,但当一帧帧画面就这么再度在你眼前出现时,一切晃在昨日,就像我还是那个端坐在电视剧前一眨不眨的看剧的小女孩,什么都不懂,却又认认真真的看着大人们看的情情爱爱,现在想来觉得好笑。看的是35集版本的,知道集数时诧异了一下,已经被无数六七十集电视剧刷花了的眼睛,看到少了将近一半的这部当年经典,高兴,略带担忧,不知再看是否仍如初识。一集一集的刷过去,没有一个情节感到陌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总觉得剧情还是那么完美无缺,就算如今长大了,看待事物的眼光变化了,再看,只是发现以前曾经不明白的,已有了自己的理解。我可以很中肯的说,在我心里,步步虽然生长于穿越剧这一池看似荒诞的泥水中,但却以世间最真实的各种情、义浇灌。且不去追究它托生的时代、背景是否完全真实,只看它呈现给众人的高洁出尘。摘去浮华的叶,没有什么女主光环,虽然剧中各位皇子与她各有关系,但爱人、知己、朋友、家人,皆是与之有深厚情谊的身边之人。没有太多复杂离奇的经历,一切真真如画卷,徐徐展之。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我不否认是自己的喜爱,让它在我心中几乎白璧无瑕。

我不喜欢大局观这个东西,我喜欢细节,所以有时太过敏感,呵呵哈。没有大局观的人比较啰嗦,也很细腻,所以我不喜欢重温完它之后来个啥若曦人生大总结或是各种人物关系图,就是想说上一说。

年少时,这部剧在我心中叫知己,一个关于十三爷和若曦的故事,理解的很个人化,很偏颇。再看,很多曾经只是有感的东西可以成文了。然,知己一笔,浓墨重彩,生生拂去了烙在心底烙印上的尘埃。若曦,是十三爷可以不问缘由首先选择帮助的至交,只需一句话,不管是用美男计劝服敏敏格格,还是用尽一切为若曦解决难题。他是洒脱不羁的拼命十三郎,他是向往自由,具有现代思想的古代人,他是忠于四哥,宽容兄弟的十三爷,他的确是知己至交的模范,我喜欢洒脱的人,喜欢有侠气的古代男子,当然。。。喜欢他当个知己。十三爷,是若曦可以放下尊卑之分,大胆评说,传播现代思想而被理解的知己。他之于她,可诚心相交,可无所隐瞒,可嬉笑怒骂,可义无反顾。为了让绿芜能入养蜂夹道陪伴十三爷左右,若曦可以违背圣旨,跪求康熙,几日几夜,当十四爷问她值不值得时,她只说:若是她如此,十三爷也会义无反顾帮她求情。知己如此,何憾。

有一个懂你的人,不容易。有一个懂你并且信任你的人,难得。我曾想过的知己模样,就是如此,我曾期望未来也有个懂且信任我的人,一见如故。

我喜欢八爷那般的君子端方如玉,以前一直希望若曦能跟八爷走到最后,他们相处的日子,看着是多么美好,很甜蜜,八爷更像是宠妹妹的兄长,或许是多年付出终有回报,所以他视若曦甚于珍宝。最后,他们分开了,在我的不理解中。当时我真是可惜的要命,现在觉得也可惜,不过,每个人对自己的感情都有自己的决断,不在局中不知情。可能如若曦所说,是她爱的不够吧,深知历史的她,畏惧未来,害怕没有未来。她是理智的,劝说无果便忍痛割舍。我也觉得,她或许是不够爱他。据说,爱,若飞蛾扑火,即便知道靠近是死去,也为了贪恋的那点温暖而义无反顾,就像——明慧格格,至死不悔。若是深爱,即便知道前路尽绝,也能陪他闯一闯,大不了一起承受失败,真爱面前生死何惧,世间逝于情爱的,不在少数。生命诚可贵,但也得有个追求,让自己活得自在。唉,身为八爷粉,稍稍感慨下两人缘分不够吧。

步步展现的男婚女嫁,有奉旨成婚的封建,比如明玉和十爷的婚姻,也有对爱情的追逐,譬如明慧执着的嫁给了八爷,而八爷则执着的娶到了若兰,咳咳,虽然是互相折磨半生,但总体现了爱情的成分吧,也总有过为爱的执着。

十爷和明玉很幸运,从奉旨成婚相守成了相濡以沫,你恋恋不忘你得不到的味道却忘怀了数年日日夜夜陪伴你的平淡,蓦然回首,那人却在俯首之间的眉眼处,还好,灯火将尽未尽,你未走远。

十三爷和绿芜,十年相守相伴,于落难时不离不弃,于富贵时为全情义于孝义纵身冰河。冰河之水涛涛,淘尽多少苦泪,掩埋多少情深。卖艺为生的所谓低贱身份,不离不弃的拳拳情深,思想是个很伟大的东西,每个人生而同等,有的人生而微贱却高洁如莲,有的人看似高贵却龌龊如泥。洒脱不羁之十三,当配独特出尘之绿芜。

十四爷与若曦,一个一片赤诚与若曦相交,虽不若十三爷那般是思想站在一起的知己,但却也是于患难处不舍的好友,或许更深一点吧,彼此都为对方着想,十四对若曦的有求必应,若曦对十四的有难必托,交心相待。曾经十四是我在剧中最喜欢的二号人物,原因,额,我自己都忘了。现在,却觉得十四爷大多数情况更像个小孩子,可以因为八爷和若曦的感情问题就拉着人家姑娘气势汹汹的询问,多次出现若曦和十四爷拉拉扯扯,哭哭啼啼的场面,觉得哭笑不得。但也觉得,他很真性情,从不掩饰什么,君子坦荡,重要的是,他还能文能武,不乏智慧。他,像琥珀,干净澄澈,多彩绚丽。

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四爷的田园梦呐。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四爷的淡泊名利心啊。至今还是不知,是内心的治国报负将他推上皇位,还是十三爷、若曦的命运让他选择矫旨登位。当然是否篡改圣旨,大家都不是康熙,谁知道呢。我想冷酷四爷当是个好皇帝,站在最高处,掌握生杀予夺权的人最是无奈,最不能任性,否则受害的就是万民,自古昏庸者,若不是只顾自己私欲,或纵情声色,或残忍暴虐,或志不在此,不事朝政。多年隐忍,一朝君临天下,万斤重担。可叹世间多磨难,难得的相守因为许多现实问题,立场问题,而无法长久。就像是两个对立面一左一右的拉扯若曦,一方是爱人,一方是情谊深厚的友人、额,还有变成朋友的前男友。两个立场的互相撕扯,若曦也不堪重负。我觉得他们最后的决裂是因为两人都学不会放下,太多的事是解释不清的,太多的沟壑无法填平,那是深刻在四爷心上的伤痛,那是十三爷的十年囚禁和若曦多年忧思病痛,落下的一身伤痕。我想如果若曦把所有的事,所有的想法和所有的过往全部和四爷说明白,更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所爱所痛。或许,一切不一定不可挽回。可是,十三爷十年囚禁,至交的十年苦痛皆因为自己,我想,那是很痛的伤吧,自己在乎的人因自己的过错受苦十年,失去了年华最盛的十年。当一切罪责苦难通通压向若曦时,除了坦白一切,然后逃离,的确不知该如何了。有时候,有些情注定无果,道不清缘由,只是跨不过那些鸿沟,放不下那些包袱。世间多是错过,有因就有果,十四爷无意的举动让若曦失去了和四爷解除误会的机会,遗憾终身。有时候,没有那么多的恰好,有的是无奈,蚀骨的遗憾。

刘诗诗演绎的若曦,仿佛就是她的模样。年少时的活泼机灵,可爱讨喜,霸道强悍,进宫后的谨慎小心,婉约清雅,偶尔,显露出活泼本性,却依旧重情重义,不失稳重。缺点就是,有时思虑太多,揣度太多,太深沉。但是,相伴帝王如虎榻旁酣睡,诸多无奈,诸多畏惧。那种命运由帝不由己的感觉很真实,那种穿越而来的思想很清晰,影响的也只是若曦的思想和展现的性格。现在的穿越小说或剧,太夸张了,穿越到古代然后大改造,发明出各种现代啥啥利器工具。无意批判,只是觉得很有想象力啊,完全天马行空。

步步惊心,借着女主若曦的一生展开,爱情、亲情、友情,皇权之争、爱恨之交,现代灵魂在古代的挣扎适应,爱情旋涡里的欢乐苦痛。一切都很顺畅的盛放着,没有一处的不适宜,符合每个人性格的曲曲折折,那些爱恨情仇最终落于尘埃中。很感谢,最终虽然不是所谓的每个人都生活的好好的,但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八爷的平静自裁然后得到解脱;九爷怀着对玉檀的怜惜和迁就死去;十爷和明玉格格在府中嬉笑度日,不愁俗世;十四爷在德妃的寝宫中得到平静,每日赌书消得泼茶香,一切只道是寻常。四爷,他,终究是一个好帝王。

致敬最爱,能让我看到一个人忠孝情义,爱恨交织的一辈子,不真实却处处皆体现真实。没有粗制滥造,没有夸张浮华,短又不短,刚好演出一辈子。长又不长,低头抬头间一生已矣。步步皆惊心,不止因俱,更因有爱,有忧,有舍,有得。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步步惊心(刘诗诗、吴奇隆主演)》读后感_34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