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化通俗演义》读后感1700字
一本可能因起了个不利于畅销的名字(叫《科学简史》也许还更好,起码比那本《人类简史》更名实相符)而被淹没的、纯文学爱好者的扫盲书。文字运用虽不算考究,但内容丰富且不时有生动描述,可圈可点。更具喜感的是,作者可能是想让普罗大众能看得懂、读得下去,尤其是每章的对仗标题与末尾的打油诗,更愣是把科学史写出三国演义的味道,也是不容易。年少时若更多涉猎此类书籍,人生轨迹会更加丰富多彩~
正所谓政治分左右,军事有敌我,科学无国籍,知识一长河,古今中外数理化生等领域令人感动的人物何其多——
从屈原的《天问》,张衡的地动仪,到祖冲之的月食测算及“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张遂“复矩”测量经纬北斗(此外,仅提了一下郭守敬,东边便似乎无从提笔了 ,此现象值得深思)……
从泰勒斯在金字塔下的发问、毕达哥拉斯的“凡物皆数”及勾股定理,到阿基米德《浮体论》与杠杆原理,哥白尼日心说与《天体运行论》,誓死捍卫“日心说”的布鲁诺,瑕不掩瑜的伽利略,“人体解剖学之父”维萨留斯,“天空立法者”开普勒(碑文:“我欲测天高,现在量地深。 上天赐我灵魂,凡俗的肉体安睡在地下”概况其一生),发现海王星的勒维烈及胸襟宽阔、丝毫没有因勒维烈人微言轻而将其埋没的加勒(此人身上充分体现科学无国界、无阶级、无尊卑,唯有真理共存的高贵品质),第一次将几何和代数联系起来、并创立了坐标系的笛卡尔,发现酸碱测试法、巴斯德开辟了微生物领域,他也是一位科学巨人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四元素”说的波义耳、开辟微生物领域的科学巨人巴斯德……
以卖艺为生、收获“天王星”的赫歇尔兄妹;于贫穷困顿中激发创新灵感的产物—— “珍妮纺纱机”和瓦特蒸气机(这两大引起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新机器虽是两个男子发明的,但都实实在在得力于他们的妻子);发现了重量(质量)守恒定律、推翻了“燃素说”的现代化学创始者拉瓦锡;电学的开山鼻祖本杰明·富兰克林;
发现动物自带电的解剖学家伽伐尼和与其互打擂台的电学家伏打,让人欣赏一幕以探究真理为共同目标,学术互通欣欣然的场景。同期,重视科学家的拿破仑显露值得肯定的一面。
戴维的学生、订书匠出书的法拉第令人钦佩的除了他那些举世闻名的发现,还有心无旁鹜追求目标、胸襟开阔的品质。日后,法拉第与麦克斯韦初见那一抱更使人动容,那是物理和数学的拥抱,由此诞生电磁理论,并由他们的传承者赫兹找到了电磁波、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波……近代化学领域前仆后继的光谱分析师们和集大成者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最励志的则是看门人列文虎克的成功逆袭。
同时期研究能量守恒的迈尔和焦耳,一位是医生,一位是酿酒匠,同样因非专业人士而挑战物理界而长期倍受质疑与打压,却因性格原因同途殊归——迈尔疯了,焦耳得成正果并和长年的论敌、大学物理教授汤姆孙成为一对密友。
从出生到84岁逝世,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发明问世的爱迪生,除了顽强的毅力、执着勤奋,其鲜为人知高人一筹之处,是以办企业的方法来搞研究,一懂得抓钱,二懂得抓人(资金与人才,他的天才思想得以一个接一个地变成了现实)。这位只有三个月学历的天才,是被自己的母亲理解和挽救的。
此外,近现代耳熟能详者(居里夫妇、爱因斯坦)就不赘述了。此书对近现代史医学,从青霉素的发现到遗传学说的创立
也皆有浓墨重彩。
最令人唏嘘的,不是“秀才遇到兵”,白白死于莽夫剑下的阿基米德,也不是先被废了笔,后被割了舌乃至夺了命的布鲁诺……而是发现了万有引力、创立光谱理论、集巨人之大成、却在晚年因生济而选择做一名造币厂厂长的牛顿。曾不遗余力支持他的哈雷因此而感慨:“23岁时的牛顿是初生牛犊,月亮、太阳、整个宇宙都敢去探索,而现在这个73岁却将自己一生的发现又都还给了上帝,而且连他自己也已匍匐在上帝的脚下,做了一名最顺从的仆人。”
善发现物与物间的相似,善由这相似现象进而探,究其内在的联系,这是科学研究的一条重要方法。少数幸运的是苦修必有果,功到自然成。遗憾的则往往是许多人在足已长而鞋还小时,宁可削足而不弃旧履;在身高而檐低时,宁可弯腰而不觅新地。科学如是,人生如是……
牛顿和华莱士那段,看得挺费解,解释很不符合常理,有空再从其它途径深究吧。
简言之:一本可以再看几遍的好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数理化通俗演义》读后感_1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