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张爱玲传》读后感1200字
特别喜欢作者这种写作手法与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看得出作者是"张迷",崇拜并喜爱张爱玲。把她形容成"带着叫人会心想笑的清雅,充满矛盾和绚丽"。从她的曾外祖父李鸿章写到她爷爷张佩纶再到她父亲张廷重,从她母亲写到姑姑再到弟弟,从她的第一次获得爱情的经过并从中享受短暂而甜蜜且悲哀的终结再到第二次相差29岁的婚姻,从中感受到即有父爱也有崇拜更有依靠。作者让我对张爱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怜悯更感受到张爱玲的美好,更感受到她一生的不易,她是凡尘俗世中飘渺的烟雾,一丝一缕带着雨意的轻灵醉人而耐人寻味。她是贵族后裔却过着最贫困的生活,在她的世界里,亲情冷漠,人性扭曲。她感觉钱看似很俗气,但在很多时候,却可耻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拿了会满身铜臭味,丢弃就无法生存。她的经历告诉我人都是自私和虚荣的,缺失什么就用尽全力找来可以填充的东西,殊不知这样幼稚的行为在聪慧人眼中相当可笑。她这一生被人尊敬与追崇,也被人批判与排挤,可她就是世界,世界就是她,周遭现实的悲欢离合与她何干,仅有自己个人的欢悦和悲郁才是真实可信的东西。大家都迷茫,都困惑,没了笑看风云的雅致,没了互相理解包容的柔情,张开满身的刺,刺伤了别人最终刺伤自己。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在这个充满现实与扭曲的世界里追寻会得到什么,所以她给予了嘲讽与冷漠,而把完美放进自己的心。她是不幸的,生长在战乱纷飞的年代,长在冷漠扭曲的官宦之家,从来没感受过温暖与真诚,形成遗世独立的性格是可以理解的。同时她也是幸运的,经历是一种财富,就是经历过这么多黑暗才使得她如此敏感,感性具备了天才作家所该具备的一切条件。她喜欢李清照的诗,特别是《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与张爱玲一样同是才情过人的女子,但她有赵明诚珍惜,张爱玲呢?站在胡兰成身边,她微笑却没有安宁,那种身心依靠港湾的安宁。轻轻一个情字,让张爱玲这般孤傲的女子,从青云之上飘然降落人间。她倾尽自己的全部去爱胡兰成,就这样在世人诧异的眼光中相爱了,爱得那样的超凡脱俗。可胡兰成最后的泪给了尘土,给予张爱玲的只是缥缈的晨雾。到美国,本来想找个依靠的肩膀,结果成了拐杖,失去了自己呼吸的权力。人世沧桑,千年一晃而逝,人类依旧演绎着相同的故事,痴男怨女,冷暖爱恨,黑夜中,谁能分辨哪一屋的烛灯是为你点亮。作者笔下的张爱玲像飘荡的雾气,停歇在繁复的红尘里,冷眼旁观的看着众人追逐、迷茫。看完此篇书籍有让我再探张爱玲的欲望,有关她的书都想追看,可想而知,她的书一定飘着咖啡的香气与缥缈的雾气以及青苔的湿气,能想象一定特别美而独特。她的冷,她的傲,她的挑剔与倔强,她的嘲讽与矛盾,在她的身上形成一种奇特的气质。人们都说,你看过的书与经历过的不平凡都会在身形体貌上显露出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醉花阴:张爱玲传》读后感_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