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的很有料》读后感800字
既然许诺了就要兑现,只给一星,绝不更多。
本来很喜欢这个“微言大义”的形式,作为开阔思路、拓展知识面的途径很不错。当然,前提是自身已经基本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三观,在对一些人物、事件的主流“共识”的基础上,丰富一下侧面,使得人物和事件都更为丰富、真实,这无可厚非。但是将一些所谓的“爆料”视作“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尚可,若是硬要以“白璧微瑕”去推翻公认的结论,那只能说有些逆反得可笑了。
再退一步说,对一些丑恶加以批判无可厚非,但是讲历史却总是忍不住联系现实、可是又不挑明只是欲语还休地来个“你懂的”,就未免有些故弄玄虚了。抓住一点自古以来且古今中外概莫能免的人性弱点,就上纲上线地恨不得否定政府、国家、民族,那也太过以偏概全。而些许的闪光点就能得出“这就是外国”的结论我也是醉了,真要是人间伊甸园,那还养军队警察做什么?
所以本来少写随想、尽量一本书就结束写个书评的习惯不得不被打破,阅读过程中的随想是越写越多,恰好反映了作者经过前面的铺垫,后面夹带的“私货”是越来越多,更是越来越肆无忌惮。我本身很反感考据派,所以基本不会在“春秋时期分东周西周”这类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权且当真便是。可是作者这种“逮个苍蝇腿儿就能研究出上下五千年”的功力,不得不令人怀疑其真实性。
所以读这本书让我很是反感。书中作者还为“公知”鸣了几句不平,我不知作者对“公知”的定义与我是否相同,但是我所了解的公知当真不算是个褒义词。总是一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上帝视角,仿佛世上没人比他活得明白,芸芸众生如果不经他指点一二,连吃喝拉撒都自己搞不定似的。
说到底,作为老百姓,我既不想随便被某些领导给“代表”了,更不想被某些公知大V给代表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历史真的很有料》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