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川藏》读后感1500字
大旗猎猎的《骑行川藏》是我记录阅读以来读完的第一千本书,本来我想以《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来作为纪念,然而就是有这样一个缘份,让我来阅读这本书。
看过不少在外旅行的书,特别是西藏的。太多的作者,都带着一种文艺情怀去旅行,要么因为生活的波折,要么因为感情受挫,一路的经历都有些类似,感悟也大致相似:都声称自己的灵魂得到了洗礼和升华。
有些书,写的比较浅显,形成游玩攻略;有的涉及稍微深点,涉及到信仰宗教。但是对我胃口的书却只有这么一本,它就是大旗猎猎的《骑行川藏》。
大旗他们出行的日子并不好,才出发,就遇上汶川地震。他们骑行的队伍凑了几千块钱,买了一些药品送到灾区映秀,尽了一些绵薄之力。在送药的过程中,他们遭遇余震,差点葬身隧道;他们与救灾的官兵同行,亲自体会到救灾官兵们的辛苦;他们亲眼看到,从学校碎石瓦砾中寻找出来的已经没有生命气息的孩子们,那一排排小小的身体,已经没有了任何梦想。
因为地震,送药的队友们都非常累,基本都受了一些小伤,因此有队友被迫被家长召唤回家,大旗一行带着沉重的心情继续向梦想出发。
骑行的路并不总是平坦或者风景如画的。烂泥路、悬崖、塌方、搓板路、暴雨、狂风等等,都是他们一路骑行的标配,只是每当渡过一劫后,但有绝美的风景在下一个路口等着作为对他们历经艰险的回报。
“溪水冰凉冰凉的,都是由山上的冰雪融汇而成。不远处有个很漂亮的瀑布,周围山坡草地上开满了各种各样不知名的野花,太阳暖烘烘的,好不舒畅——这是地震以来我们遇到的天气最好的一天。”——《骑行川藏》
阳光总在风雨后。在很久以前,我怎么也不能理解这句话更深层次的意义,只是无尽地哀怨着为什么一切痛苦都还不结束,什么时候是个头? 当我慢慢走出阴影后,我才真正理解这句话,所以,我现在比较信心积极向上有正能量的书,这也是我喜欢大旗这本书的原因。
如果这本书只是单纯的骑行旅游书,那它也就毫无意思了。所有的精彩,都在大旗与队友们终于到拉萨后开始。不,不是大旗与队友们开始了更精彩的故事,而是大旗一个人骑行的开始。
我以为,真正体现自己时候,不是在热闹中,而是在独自一个人时,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努力向自己的目标前行。
大旗的目标是去看珠峰和珠峰脚下的冰塔林。从拉萨出发到珠峰这一路上基本没人可遇:“就我一人在那儿拼命蹬着,周围的大山、松林倒成了不买票的看客。人一寂寞就容易成思想家,这会儿俺开始边蹬边跟自个谈人生、谈理想。”
大旗是一个经常参加户外探险活动的人,因此,一路上他总是处惊不变:比如在去映秀送药回来时,遇上塌方,他镇定地抬看了看从山上滚下的巨石,然后迅速地跳到安全位置,让奋不顾身前来营救他的人目瞪口呆;比如在定日寺的绝壁上,正在攀岩的他突然心生恐惧,全身不由自主地开始发抖,正在惊魂的一刻,一阵冷风吹过让他冷静了下来,此时他脑中只有一个念头:“我总有办法的!”于是,他在冷静中找回了自信,颤抖的身体恢复了平静,他终于从绝壁上逃出了生天。
看到这两个地方时,我的心跟着紧张,生怕他出意外,从而中断他的梦想。
“后来我回想起来,感觉自己的确是在冒险,但在上来之前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是在冒险。而当你身处其中时,你就只剩下一个选择了。游戏往往就是这样:当你好奇进入时,你只有在把它通关完成时才能抽身退出,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骑行川藏》
生活的磨砺让我没有了伤春悲秋的情怀,我更喜欢和欣赏那些勇敢者,在无数的逆境中保持冷静一步步走出来的勇敢者,在顺利时能欣赏路过无名野花的勇敢者。
“办法总是比困难多的,无论任何事情,只要你真想去做,就总会有办法!我从来都这么想。”——大旗猎猎
2017.10.19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骑行川藏》读后感_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