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潘石屹:我的价值观》读后感_1300字

《潘石屹:我的价值观》读后感1300字

第一次知道潘石屹大概是在十年前的中央二台《对话》栏目上,主题是潘和他的中国SOHO现代城。颇有喜感的外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以及他那位无论从外貌还是性格都差异巨大的妻子张欣引起了我的好奇,而那时的房产远没有当今这么热门。

如今不论市井巷尾还是庙堂之上言必谈房地产,这一行业成了当今中国最受人瞩目同时也是饱受有争议的行业。与任大嘴等不同,潘属于那种温和型的没有什么激进的言语,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在中国房地产界的影响。鉴于此,这本并非谈论房地产相关事情而是自传体的人生感悟集也很吸引人。

两千多年前的管仲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才有可能有更高层次——精神方面的追求,反之则会迷失自我,沉溺于纸醉金迷的生活当中。很难想象一个每日苦于温饱的人能有什么远大理想,即便有也是空想,没有什么实质内容。而潘石屹在物质方面可谓是相当富足了——年缴税三四十亿(此数据为书中所载),绝对有足够的资本静下心来反思自我,追寻对于常人来说太过玄妙的形而上的问题。

全书通过一篇篇短文以作者本人的经历来慢慢发掘他价值观形成的路径,前半段更像是自传,着重讲述了他成长和创业初期的一些故事,讲述多与感悟;而后半段则是对信仰、道德、人生等更高层次问题的思考和自我发现。我始终认为:人的站位不同所看问题的视角也不同。从小时生活在不通电的山村到后来立足北京,及以后的遍历各国;从当初海南创业的艰辛挫折到如今成为中国房地产业界的巨头……从其丰富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得以用各种阶段的眼光看待不同时代的事物,而他创业的那段时间也可以说是中国飞速发展的时段,是整个中国人民不论从行为还是思想的大转折时期。这本书的名字《我的价值观》,可看出他是在用内心回顾过去,他的文风可以说是很朴实的,如同他的形象给人以亲近感,感觉不到亿万富翁的那种优越,但隐约可看那种饱经沧桑后的沉静。

机遇与天分这二者是不可或缺的,而一个人如果幸运的同时兼具这两点则是佼佼者,潘石屹可能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其那不甚起眼的外表下,仿佛藏着些“大智若愚”型的智慧,从书中就可看出他是一个很善于并乐于思考的人,纷繁的事物中总可以跳出俗世一般的来审视来思量,记不清是哪一位富翁说过,如果一个人的资产超过了1亿美金,那随后增加的财富就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人最可怕的莫过是觉得活着没意思,当人的精神步伐赶不上物质步伐的话,很容易就迷失自我,看着很多一夜暴富的人往往会经历大喜大悲的过程,当物质条件可以满足你一切愿望的时候,如果不能考虑到如何发现和实现自我这个问题,那很容易就会迷失,会觉得没有意思,进而追求一些不健康的病态需求,这当然和每个人的知识素养有关系,如今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见的快速发展,物质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相比较而言,人们的脑袋——精神的进步,却有些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可喜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这些,并在努力改善,潘石屹的这本书的书名叫《我的价值观》,人们完全可以看看他是如何发现自我,并借鉴应用于自身,思想进步了,即便物质没有达到和潘一样的水平,也会让自己心平气和,不再拧巴不再浮躁。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潘石屹:我的价值观》读后感_13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