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读后感900字
这本书连续6年蝉联文学图书畅销榜的前十名,真是不可思议!
作者书里说的狼性只是一种剽悍的民风,而不是一种进取的民族性格。而这种剽悍的民风只是恶劣的生存环境的产物,而恶劣的生存环境直接导致了文化的落后。
巨大的生存压力可以塑造剽悍的民风,但无法造就深厚的文化。武力的强大不表示文化的深厚,深厚的文化也不一定伴随着强大的武力。强大的武力可以征服一个国家,但无法征服一个民族。最鲜明的例子莫过于古罗马征服古希腊,但古罗马文明却继承自古希腊文明。
虽然先进的文明并不一定伴随有强大的武力,但却有更坚忍的性格,这也就是当中原农耕民族在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时,大多在一段时间后就能反击回去。因为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会降低生活水平,这时候恶劣的生活条件作用在农耕民族身上,就会像作用在游牧民族身上一样,激发求生意志也就是所谓狼性,再加上先进的生产力,自然能反击回去。
作者推崇的那种保持狼性的生活:睡不上一个安稳觉,每天你死我活、朝不保夕……这难道会成为大家向往的生活吗?江南富庶之地早就已经解决了生存问题,“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了。对比而言,先不讨论哪个先进哪个落后,只问问自己想要过哪种生活吧。
作者在推理的过程中漏洞百出,比如,强汉、盛唐的强大,是因为秦朝、北朝狼性的输血,但在作者眼中充满狼性的唐朝却没有把这份狼性传给宋朝;宋朝的孱弱,是因农耕性格太强,才会被元朝灭亡,而元朝的覆灭是因为农耕生活的腐蚀,最诡异的是,被农耕生活腐蚀过的元朝,是狼性全无的民族,却能将狼性传承给农耕出身的明朝的开创者……真是匪夷所思。此外,杨坚篡位是强悍的狼性,但赵匡胤的篡位就是忘恩负义了,可以说作者充满了主观色彩。
我可以理解作者因为主观情感导致他神化了狼性,但不能接受他对农耕文化不科学不客观的过分贬损。对于历史,可以理性的批判,但不能恶意的诋毁。
作者文笔流畅、描写细腻,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环保的呼吁、对人性狼性的刻画,尤其书中对草原领袖毕利格一家的情意描写深沉动人,尽管如此,这也实在算不得一本好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狼图腾》读后感_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