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六祖坛经》读后感_1700字

《六祖坛经》读后感1700字

《六祖坛经》

困了就睡,饿了就吃。这是《六祖坛经》开创的禅宗的修行态度。

这段叙述的魅力在于:以漫不经心的语调道出的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大的转折。我们每个人出生以后,就纳入了体制、习惯之中,如果不发生什么意外的事,一辈子就这么过了,活着就是沿着社会所设计的轨道前行,重复无数的前人与无数的同时代的其他人所走过的或正在走的路,很少有生命能够焕发出自己独一无二的光芒。

做自己喜欢的,喜欢自己做的。

而很多人之所以抑郁,是因为他们不能义无反顾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于是,活在纠结之中;活在分裂的自我之中。明明在做这件事,却觉得有另一个我在远处召唤。总是不能喜欢当下的那个我。

生如昙花。你应当欢喜盛开。去喜欢你的人那里,去你喜欢的人那里,做你喜欢的事,走你喜欢的路。如果那个人不喜欢你,远远地离开他/她;如果你不喜欢那个人,远远地离开他(她)。

郁闷时说出来,负累感就会消散

有时候,我们的抑郁不过来自于我们把我们想说的压抑在了心里。有不满,不敢说;有想法,不敢说;有喜欢,不敢说;有愤怒,不敢说;因为害怕说出来之后会得罪别人,或者觉得说了也是白说。问题是,不说出来,并不等于没有这种或那种情绪;于是,一天一天地,积聚在心里,越积越多,当你心里多余的东西越来越多,那么,你的负累感也就越来越重。最终,你会觉得很沉很沉,你会觉得活着是多么沉重的一件事。然而,活着,不是老牛拉车,也不是背负着重担走路,活着,是花的盛开,是水的流动,是云卷云舒。

所以,要学会把心中想说的说出来。说出来,不只是一个表达,而是一种流露,一种放下,说出来了,就随风而去,就什么也不留下。

所以,不同意的,尽管说出来;不想做的,尽管说出来;悲伤的,尽管说出来;不满意的,尽管说出来;有想法,尽管说出来。活着,就要像水那样潺潺流动,就要像树那样自然生长。说出来,就是把各种情绪随时疏散,随时溶化。说出来,不是说东道西,不是张家长李家短,说出来,是把自己的情绪说出来,用平和的方法说出来。如果说出来的,是招引是非,那不是说出来,而是牵扯不清。真正的说出来,只是一种自然的生长,自然的情绪的流动。生命也罢,情绪也罢,只有在流动中,才不会郁积,不会阻塞,不会停滞。

其实,如果你的心是安定的,那么,外界也就安静了。就像陶渊明说的:心远地自偏。如果你自己是好的男人或女人,那么,你就会遇见好的女人或男人。如果你的心是喜乐的,那么,无论做什么,即使只是随便走一走,你也会变得很健康。如果你的心是美丽的,那么你只要做回你自己,做回上苍赋予你的那个样子,你就是美丽的。

有钱时快乐,没有钱时也快乐;有恋人时快乐,没有恋人时也快乐;有名气时快乐,没有名气时也快乐。不为自己的快乐设置任何条件,只要在呼吸,在感觉,就能够快乐。

“凡扫地者,有五胜利,一者自心清净,二者令他心净,三者诸天欢喜,四者植端正业,五者命终之后当生天上。”

就像失眠的时候,如果你想着那些烦恼或兴奋的事情,当然会加重失眠,但是,如果你一心想着要睡觉,一心求着自己快快睡,也多半不会成功,同样睡不着。有效的方法也许是:既不去想睡不着,也不去想要睡着。忘掉睡眠这件事,就在此时此刻,你活着,你在想,无所谓睡,也无所谓不睡。保持一种没有目的的状态,一种生命自然流转的状态。睡得着也好,睡不着也好,都没有什么所谓。你拥有此时此刻,很平和,很充实。

慢慢地说话,当然是一种策略和技巧,但更多的,是一种格调和境界。至少意味着:从容不迫的优雅,不急于表现的含蓄,不急于评价的稳重。

有时候,会觉得很低落,很无助,很悲观,什么也不想做,甚至想着怎么死去比较好。不想去找朋友聊天,不想去工作,不想去逛街……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确实,什么都没有意思,什么都会消失。但活着总得找点事做做,做点能够让我们安静下来得事,做点能够让我们觉得成为我们自己得事,做点能够让我们成长的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六祖坛经》读后感_17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