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必备的十大职业能力》读后感1800字
本书里面的很多课堂上的教学案例主要以语文数学为主,是语数科目学习的好资源。除此之外,认真读完本书,让我对于教师职业能力有了新的学习认识。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结合自己所教学的对象实际情况,此书中提到的几个观点不仅让我产生了共鸣,且对我有些非常大的帮助:
1.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a.一堂课,教师讲完了,讲明白了还不算是一堂有效的课,而在这堂课上,学生听明白了,学会了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因此教师在备课之时,不仅备自己型教授的知识点,还应该备学生学习的有效活动,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确定实际可行的教学目标。
b.教师在课堂上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要管理,对于走神的学生要提醒,对于不懂的学生要帮助。这个最基本的课堂观察能力我认为应该是每个教师都应该具备的。而且教师如果能够在每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到这些细节,那么这门科目学生的学习将会是热情高涨,而这个老师的魅力和对学生的威信也在无形中形成。这是有据可查的。在我自己的课堂上,刚接手老生班的时候,总会有个别学生上课不积极,有时候态度甚至非常消极。经过课堂上的不断提醒,督促和帮助,学生体会到老师长期以来对自己的关注和不放弃,慢慢地,我所教的两个班级的学生越来越活跃,越来越积极,特别是到了小组学习环节,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认可,非常积极努力地互相学习。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对于一堂课学生学习的状态和效果,有些核心的导向性。
c .以生为本的课堂需要注意学习的有效性。切不可为了热闹而热闹,切不可以是否热闹当成评判一堂课有效性的标准。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除了有创新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活跃中学习,积极中领悟。此外,教师所设计的讨论应该是有效的有必要的,应该是对于学生的自学,组织,讨论,思考等能力方面有帮助性的。以生为本的课堂不可低估了教师的核心导向作用,忽略了教师核心导向作用的生本课堂将会流于形式,低效消极。
2.师生关系:一个班集体的融洽团结,很大程度上是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批评责骂学生和宽容引导学生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反省,认识到错误的话,那么此时教师更应该选择后者。人心都是肉长的,以我们的学生为例,被苛责多了,学生已经在内心形成了一种免疫力,即使老师再动怒,都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木头样。如果教师选择不一样的方式去分析学生的问题,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学生遇到前所未有的问题待遇,或许心里会有感触。但是此时我又有一些疑问:学校里,教师太过于宽容学生会不会给学生内心形成一种误导:我是骂不得,说不得的,只能谈得,被宽容得?这样的心理一旦形成,会不会让我们的学生出到社会后心里承受能力会变得更差?我从教时间短,这些疑惑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去学习和感悟总结。
3.同事领导关系: 教师本身应该具备良好的品质素养。不在同事面前贬低其他同事,不在其他同事面前贬低领导。这个确实有些很大的难度,教师还有另外一种身份,那就是人。人性中的优点和缺点在教师身上也会有体现,因此教师如果要拥有一个和谐的与上级的关系,可以学习书上提供的意见。领导用人性化的方式去管理下属,下属能够站在领导的角度看待问题。一个学校的发展核心在于校长领导下的中坚教师力量。教师领导关系融洽的话,这个学校的发展是指日可待的。因为教师领导关系影响着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效果,进而影响到学生班级团体,学生个人的在校发展。书中提到的领导有三种:专制性,民主型和放任不管型。我认为每个学校根据他的存在条件和生存的环境,在一定情况上影响着这个学校的领导层领导风格。如书中所说,教师应该做的事情是,做好自己的本分。对于上级下达的任务,合理的应该积极配合完成。对于某些不合理的,应该积极给上级反馈,且能够提出改进意见。在这里,最重要的是不合理的任务。不合理的存在可能是由于领导考虑事情的角度和教师的考虑立场不一样,如果教师有一个折中的方式使这个任务更加有效有益更好,毕竟领导也希望自己的教师能够有着独当一面的能力,不过这些能力确实需要从不同方面去提高。
对于这本书,有一个特别需要反复学习的地方是科研能力这块,现在初看,觉得有些难度和难以把握,毕竟它在于我以往的接触范围之外,以后要多翻看。反复学习。以上是我对本书一些观点的总结和自己作为一个入职一年多的教师菜鸟的粗浅见解。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教师必备的十大职业能力》读后感_1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