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读后感_1000字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读后感1000字

我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读完了孟语嫣《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刚开始读,确实被书里里华丽的辞藻所吸引。

书中无论是景物的描写,还是对人物的评论都是用无比华丽的语言进行描述。但无论所用的词语多么的潋滟,包装的多么华丽,但还是遮挡不了其书中的主人公——钱钟书先生的夺目光芒。

钱钟书(1910年-1998年),1910年11月2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出生于1910年的钱钟书,幼时在一个书香门第中成长。虽然一出生就被过继给了他父亲的哥哥,他的大伯父家中,但这并不影响钱钟书的成长,相反的,生父和养父给了钱钟书两种不同的父爱——温和教养的和严厉的管教。两种爱交织在一起,给了幼小的钱钟书一个快乐的童年。

天才从来都不会被环境所埋没,但天才也是要经过自己的努力。童年时的钱钟书就展现了他在文学方面的天赋,从《老子》到《韩非子》他都能熟背,并能说出自己的观点。从外国文学的《林译小说丛书》到中国古典文学的《聊斋志异》、《西游记》等他都翻了个遍。好读书的钱钟书还是一个语言天才,在小学的时候已经在英文方面展现出了天赋。

一个人的成功除了天赋,努力之外还要有机遇。在语言和文学方面特别出色的钱钟书数学却是弱项。他的理想是去清华大学。虽然当时他的父亲钱基博曾经在清华大学任教,但他的15分数学却是不争的事实。幸在当时的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赞赏,钦佩他的才华,破格录取了他。

在大学里,钱钟书更是如鱼得水的在图书馆中吸取养分。钱钟书文采好,精通五门语言,中国古典的,现代文学他都非常拿手,他的这一切都因为他的好学。

也许每一个人都是天才,但是天才是需要环境的培养,钱钟书年幼时的家庭环境,少年时的桃花坞中学,青年时的清华大学,后来的牛津大学,这些都是培养天才的泥土,后来,钱钟书遇到了“最贤的妻,最美的女”--杨绛先生,温和贤惠的妻子是钱钟书的人生伴侣,更是他在工作中的战友,导师。钱钟书在这样的环境中又加之了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为了一代伟人。

他的一生中最著名的除了大家都熟悉的《围城》之外,还有《谈艺录》,《管锥编》等非常著名的作品。

钱钟书曾经用了三句话来概括整个人类努力的进程:“我们希望他来,我们希望他留,我们希望他再来。”

我想用这句话来对钱钟书来做结尾,“我们希望他来,我们希望他留,我们希望他再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读后感_1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