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强权沙皇:彼得大帝》读后感_900字

《强权沙皇:彼得大帝》读后感900字

#历史上的今天#

2018年7月7日及8日,世界杯1/4决赛上,瑞典和俄罗斯双双陨落。

这两国历史上曾为波罗的海制海权打得一塌糊涂,最终是俄国崛起,瑞典战败,从此退出欧洲强国之列。

恰好,历史上的7月8日,1709年的今天,是欧洲大北方战争中的波尔塔瓦会战爆发的日子。此战是大北方战争的一部分,作战双方正是这两国,最高指挥者是俄国一代雄主彼得大帝,以及瑞典国王“小拿破仑”查理十二世。

在此之前,瑞典自古斯塔夫一世带瑞典人民独立建立王国,其孙子“现代战争之父”古斯塔夫二世延续辉煌,制霸波罗的海沿岸,征服芬兰、德意志、俄国等国家后,瑞典一直强盛。

传至第10代君主,也就是查理十二世时,也仍有称雄欧洲的底气,查理十二世本身也是杰出的军事家(称其为小拿破仑,正是因为他的军事水平和这次征俄国失败的经历)。

但和之前的拿破仑,其后的纳粹德军一样,他的军队也被俄国人坚壁清野的战术拖垮。而此前他已在侦查过程中受伤,战役无法亲自指挥,最终又在两军交锋时因为天气原因而炮兵威力受限,战役失败。

败战后,他辗转逃脱,又在外游荡五年,而后的大北方战争,俄国进一步扩大战国,最终获得波罗的海制海权,也拥有了俄国第一个不冻港(一年四季海水都不结冰,俄国北部的北冰洋当然就不是了),下一个,要等到清朝末年,俄国占领中国的海参崴。

另一面,俄国彼得大帝本身的雄才大略,也带领俄国迅速强化自身,无论是工业农业经济这些基础,还是乱世立身的军事政治制度。

那个时期,中国正是康熙当政,可惜的军政制度科学工程基础没有取得进步,反而是政治集权化进一步加强,而小冰期度过、新型农产品的传入又让清朝躲过了马尔萨斯陷阱,人民对活着的安定,方便了统治者加强极权,中国过完这个虚妄的盛世后,争得制海权的俄国和更要之前就已完善海军能力的列强终于来扣响遥远的东方大门。

历史上的昨天,大家都知道,七七事变。

事变只需要一天,日本人却谋划了很久;当然,那时,华夏这片土地的衰落则由来更久。

历史不忍卒读,但却值得深思。牢记国耻也好,看他国崛起也罢,都是为了清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需要的不是安于现状、不是盲目仇恨,而是进步自强。

(毕竟七七刚过,总会写得主旋律一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强权沙皇:彼得大帝》读后感_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