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尘埃》读后感1700字
历史的尘埃是第二遍看。第一次是我在书单里添加了《黑暗精灵》和《龙枪传奇》之后推荐的类似书籍,因为前两本都比较难读,先看了《历史的尘埃》。
第一次看给我很惊艳的感觉,就像在茫茫大海中,忽然发现一颗漂亮奇异的珍珠,上一次有这种惊奇还是看到raystrom的《罪恶》。网络小说里还有这种并非一味打怪升级,小学生日记文采的斗天斗帝,而是有了精彩的文笔来探讨人生情感,阴谋诡计,历史洪流,加上各种草蛇灰线的铺垫,看完只想说一声畅快!第二遍看感触更深,估计以后会有接下来的第三遍第四遍第…………遍。
全书都行文如流水,不像猫腻烽火之类,总喜欢去渲染环境,感情。知秋在《尘埃》这本书里,该描写的都尽力去精简了,举个例子:阿萨回忆卡伦多的夜色,用一句“终年笼罩在盆地上空的云层和煤烟让所有妄图达到天空的视线绝望。”就够了。而这句话要是交给烽火和猫腻来写,估计三百字作文打不住。
此外还有精彩的打斗,各种奇思妙想精彩绝伦的战斗描写,是真正的智慧,甚至可以称之为艺术。古龙的武侠写的好,但他不一定会写打斗,所以战斗基本都在一瞬间就结束了,虽然畅快淋漓,却有些意犹未尽,而知秋笔下的战斗,不仅写的明明白白,各种分镜、场景都让你如临其境。
格鲁参与的战斗是简单直接的,但到了赛德洛斯和阿萨这里,真的是精彩纷呈。最经典的应该是在精灵森林里和神殿骑士们的战斗几乎就是战斗艺术教程,很多人以为写两个人打来打去很简单,但是真正尝试过描写战斗的才知道,能够想出这么多的战斗技巧的不是赛德洛斯,是作者。不仅能想出来而且能写出来写的明白,知秋的功力实在是非常深厚。
这也是为什么岸本齐史前期所画的《火影忍者》伟大的地方。
最伟大的还是各种草蛇灰线,计谋的发展和各种巧合的搭配。身居高位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都有自己的计谋。交叉穿织,在各种意外巧合之下繁复纷杂又了然清晰。每个人都没有去做和剧情无关的事情,每个人做的每件事甚至是小事都在推动剧情,而且都缺一不可,这在绝大多数的网文中都是见不到的。
绝大部分的网文都在扮猪吃虎,无非是几个贵公子看到主角准备欺负一下,结果被主角反虐之类。
每件阴谋诡计在作者的笔下都是条理清晰,而且推动着故事走向结局。每个人都想要创造历史改变历史,但是却在命运的裹挟之下,成为了历史的齿轮,即使摩利尔这样强大的生物,都难逃命运。
这是这本书在抛却技巧,笔法,文笔之后的更高追求,而且完成的很完美。到底有没有命运这件事,是否我们所作所为都已经命中注定?结局的阿萨隐约触摸到命运的边缘,见证了命运的运行。
然而就只能顺其自然吗?在明白自己耗尽心智的阴谋阳谋都会被历史淹没之后,就听天由命了?书中的英雄智者政客的所作所为最后不过都是尘埃,难道就算是笑话了?
作者在结尾,借远东来的老船长一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回答我们,即使真的难以改变,也要拼尽全力,这是生命应有的尊严。像阿萨永远不会逃,他只会抗争和战斗,任何看起来不可能的事,都选择去面对。
知秋确实是大神,但是像《历史的尘埃》这种书,应该也不会再有了。一个人写书最开始可能因为爱好,想要完成心中所思所想。这时候的创作是情诉笔端,之后靠着笔杆子吃饭了,写出来的东西就会变样。
所以raystrom写完《罪恶》之后,第二部只开了个头便断了,因为初心不再,徐皓峰写完《道士下山》之后,也认为自己以后写作技巧可能更加熟练,但是再也写不出这样的文字,因为再没了当时的心境。
最后再说说第二遍读《历史的尘埃》带给我最直接的感觉:直射的阳光、荒原、野草、不屈不挠的自由。这些都是身不由己的阿萨身上最直观的反映。
大部分的人都在说这本书比不过《亵渎》,烟男的书确实不错,虽说文无第一,但是单纯从文学价值来说,《亵渎》是比不上《尘埃》的。
结尾就用马伯庸的话来收尾吧:
网文西幻,首推历史的尘埃,以英雄无敌入戏而不见斧凿,通篇雄浑大气,沛然莫御,惟骑士战争可堪比肩;全能炼金术士谋算精致,机巧百出;圣徒脱胎基督山而寓意深闳;娶姐姐做老婆名字虽雷,深得DND三味;魔盗、魔法学徒,亦一时之选。烟雨江南之尘缘、狩魔手记皆高妙之作,惟亵渎余三读三弃,不知何故。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历史的尘埃》读后感_1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