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北游》读后感1800字
河边的杨柳初嫩,苏醒没多久的河水还有些未消退的寒意。宝贵的春光抚慰着每一颗历经寒冬的心灵,许诺出一个美好的新世界。
他刚刚搬到这里暂住,和所有萌发的新生命一样看着周围的一切,芦苇编织的草鞋还能感觉到地面的冰凉,但脸上的阳光却像被温暖的柔荑不断轻抚。迎风而来的一抹白色盖住了他轻眯双眼的脸,他轻轻的打开这一方不知从何而来的丝巾,寻着随风而动的柳枝方向环顾着。
那是她第一次见到他,他没有很挺拔的身姿,也没有明亮的眼眸和漆黑的发,可是,他一开口,她就被吸引住了。
“抱歉脏了你的丝巾,我洗干净再还给你吧。”
她看着他弯下腰将丝巾轻轻的浸入水中温柔揉搓,阳光刚好,他就在那里,仿佛是阳光的一部分。他抬起头:
“可否借姑娘的皂角一用。”
看着她有点慌乱的从藤篮里拿出黑色的皂角,他不自觉涨红了脸。
干净的丝巾被系在树枝上随风摇摆,他和她丝巾下不知聊了些什么,有她银铃的笑声,有他眉眼温柔的光亮。
天空的角落里一片霞光还在温柔的燃烧,她和他不舍的挥别。
他回到家,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夜无眠,然后起身点灯,取出一片干净的木片,小心翼翼的放在油灯旁,写下那几句想说给她的话。外面的月光皎洁的像那片飘在眼前的丝巾,又像她无暇的脸。
天还没有完全亮,他早早的来到河边,手握着木片,惦着脚望着视野里那条小路的尽头。
她携着满篓的纱走在这条还有露水的小径上,叶子上的水珠打湿了绣着花的小巧鞋子,想到他的眉眼,她面若桃花。仰起头,就看到那个身影在远处挥着手。是蜜蜂发现花蕊的欣喜;是新芽撞破地面的胆怯;是飞蛾扑向油灯的热烈。她颤抖着伸出手回应,薄薄的嘴唇抿盖不住开心。
那一天,是生命等待了数十载的回馈,是所有苦难的安慰。命运总会让对的人遇到,他们坐在石块上相视而笑,明明才两天,但是,好像等待了对方许多年。
她把头放在他的肩,他笑着看向她的脸,那河边的波和筑巢的鸟,共同见证他和她的美好。

春天像是最含羞的少年不敢多贪恋的美好,随风而来,又在风的末梢快步跑掉。天气开始逐渐蒸腾起来的时候,他要回家了。
无论左邻右舍和父母怎么贬低那个暂住在茅屋的穷小子,她依然觉得他是春日里的那片光亮,总是偷偷跑出来见他,在家里变本加厉的阻拦之下,她能出来的次数越来越少。
“我是偷偷跑出来的,可能呆不了多久。”
他的明亮的眼睛突然变得有些黯淡,向前用力的抱住了她。
“我要回家了。”
他的声音变得有些低哑,深沉的拉扯着她的眼泪,其实也早清楚这一天迟早会来。
“可不可以不要走。”
“家中有事需要料理,我是独子,推拖不得。”
他咬了咬牙继续说:
“我配不上你,你应该有更好的归宿,我没办法给你更好的生活。”
看着她底下的头,他觉得自己是那么的无力,竟然背负不了另外一个人前行。滚烫的泪水无声的不停滴落,灼眼的阳光下看不清她的脸。
他转过身,决绝的全力扯住自己的腿向前走,她从背后一把抱住他。
“我们私奔吧!”
她的脸上挂着泛滥的光,像是天空所有的星辰都点亮在她的眸中。
她把丝巾使劲塞在他的手中,有生之年,定不相负。约好离开的前一天晚上,在那座早已干涸的桥下,她将抛弃一切随他而去。
他们相拥而泣,昏暗的云不断聚集在他们头上,吹拂的风中透着丝丝沉闷和躁动。

那个漆黑的夜,他来到桥下,翘首望着那条孤独的小路,中的丝巾在风中抖动,仿佛小路的尽头就能看到她奔跑着的身影。
浓密的乌云开始剧烈的翻腾,突然的倾泻像是要掀翻整个世界,劈啪作响的雨滴打在他的头上。
“她有没有打伞?有没有带换洗的衣物?会不会冷?路上会不会滑?会不会看不到我在这?”
他踩着泥泞惦着脚,任凭大雨敲打自己全身,注视着雨幕中模糊的小路。无数的雨滴拼命涌入眼睛,酸涩又疼痛。雨水拍打在桑叶上,然后落在石径上碎成泡沫,远处变得越来越模糊,他看着远方的目光竟也被侵润得三分落寞,但那七分热烈像是干柴中的薪火,引得无数飞蛾般的雨滴蜂拥而至,肆命且疯狂。
雨水逐渐淹没了膝盖,他已经开始站立不住,他紧紧抱着身旁的桥柱,任凭水流推赶。就那样死死的抱住,凝视着远方。
也许,岸边会安全些。
不,我们约定的在这里,她一定会来,我也一定要在这里等她。
水面不断淹没干枯的河岸,发出仿佛婴儿拼命吮吸乳汁的声响。那道目光还在那里,已然看不到那条路,却还朝着那个方向,他高高伸着手,不断摇动那条丝巾。
卷入水流的最后一刻,路的远方,或许有一抹白色的跳动。
他紧紧抓着丝巾,带着满足的笑容,然后被水整个吞没。
尾生之约,抱柱等候,至死方休。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知北游》读后感_1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