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帝国的惆怅》读后感_1000字

《帝国的惆怅》读后感1000字

小时候我总在想,唐朝那么繁荣强大,不仅本国人民生活优越,强大的文化更是感染到东南亚各国,为什么还是被改朝换代了呢?这就是我对于中国最早的惆怅吧。
通过此书,我看到了易中天教授眼里的帝国的惆怅,我把它们主要分为三类:好心办坏事,坏心办坏事,无心办坏事。
晁错变法被杀,孔明北伐失败,王安石变法滋生了腐败,这可以称为好心办坏事。晁错为了中央集权国家安定,提出了削藩,这本是一件大大的好事,也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但他却更多的是喊口号,而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完善的策略,导致叛军发难而束手无策,最终导致自己糊里糊涂的上了断头台。王安石变法,既有强烈的变法愿望,又有合理的解决方案,但是变法过于激进,不仅没有达到初始的期望,反而还滋生了腐败,不可谓不惆怅。诸葛亮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最终还是没能保住蜀汉。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调节好国内三大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只是通过北伐来转移国内矛盾,凭借个人极高的威望尚能支撑下来,可病逝五丈原后,蜀人很快欢迎司马家人前来接盘。没能攻下人心,审清时势,不可谓不惆怅。
明朝大奸严嵩,清末的“谎”臣也是妥妥的坏心办坏事。严嵩的问题不想多讲,只想引用书中原话,“混账专横是帝王”。清末的“谎”臣真是让我大跌眼睛,道光皇帝完全是在一片谎言中指挥的鸦片战争。可这也不能完全怪大臣,如果不是皇帝自己狂妄自大,只想听天国威武之类的话,大臣也不会这样挺而走险,这样的皇帝遇见这样的臣子,不可谓不惆怅吧。
小太宗与大败局以及非典型腐败,也可以被称为无心办坏事。唐显宗被称为小太宗,菩萨心肠 霹雳手段,和他登基前痛苦的过往有些直接的关系。但是他去世后只过了四十多年,唐朝就灭亡了,这可不是小太宗应该做的。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没有及时立太子,才导致宦官又有机会把持朝局,所以将帝国的前途寄希望于一个好皇帝,真是需要面对极大的风险。非典型腐败,在之前读书笔记里提到过,我想这正是中国人情社会所带来的危害吧。
正是因为这些坏事,才导致读书人难以选择是处世还是出事,才导致我们把梦寄希望于大侠身上。历史使人进步,透过这些惆怅,我们能够得到更多的思考,我想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能够这么久还能屹立于世界的原因之一吧,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记于科技楼909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帝国的惆怅》读后感_1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