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是书生》读后感800字
这本书中的很多人物都是耳熟能详的,但其一生的境况却并非为众人所知。作者从其所了解的人物事实对人物进行了介绍和品评,其中很多看法对我很有启发,也有些看法我并不完全赞同。但读书的意义在于你能看到他人看问题的角度,这是很有意义的。而且我发现深入读书、思想深邃的作者也一定有更深的见地。比如讲毛泽东和马寅初之间关于中国人口问题研究及计划生育一事。很多人认为是毛主席在这一点上有错误,没有听从马寅初的意见实行计划生育导致中国人口过剩。可作者的分析却非常到位。他从史料和国家一五计划中提到控制人口增长和当时国内外的形势发展认为马寅初没有真正理解毛主席的意思,太过固执坚持,因为他站在经济学家的角度看问题与毛泽东站在政治家的角度看问题完全不同。当时国内外形势严峻,苏联从中国撤走专家,又发生珍宝岛事件,毛主席认为可能要发生战争,自然暂时搁置了计划生育政策,因为如果发生战争,肯定要用人。这是马寅初无法看到的。所以不要脱离历史环境和人物所处的地位而谈论一件事情。即便是不是同生活环境的两个人也会对同一问题看法不同,怎么能孤立地评价一件事呢?
对于商鞅和伍子胥,我觉得两个人的结局在于不知急流勇退,不懂得“日中则移,月满则亏”以及“功成身退天之道也”之道理。说白了就是放不下自己的身名利益。而并非历史上的改革者和忠臣都会有如此命运及结果。商君用法严苛,不尽人情,堵死自生路。而伍子胥虽忠贞爱国,但却太过强为,如果对牛弹琴牛听不懂,你非要把它杀了来证明你高明吗?他家仇已报又功成名就,本可安心退隐,却不听孙子之言非和夫差叫劲儿,几番规劝无果仍以死力争。何其执著?不过最后提到端午的来源更主要是纪念伍子胥倒也很有意思![可爱][可爱][可爱]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无用是书生》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