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读后感_700字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读后感700字

世纪交替之际,中外诗坛陨落了一个又一个明星,诗人们称之为世纪病,作者探讨了这一问题。作者论述了中西死亡观,指出“最富有诗意的东方审美死亡观”和 “富于纯粹理智的西方超然死亡论”。不过在论述过程中,东方仅仅以中国的庄周为例论证,论据略有不足,不具有代表性。西方以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柏拉图,黑格尔,叔本华,苏格拉底等为例比较充份。死亡是神秘的,任何东西在未被探索经历的时候都是神秘的,人们内心冲刺着。自古以来死亡情绪都在作品中有体现,有些作家诗人可以说有死亡情结,有的作家刻意在文学作品中经营死亡,仿佛死亡是一门艺术。例如莎士比亚的悲剧。

作者以“爱的呼唤和绝唱”“沉沦的灵魂”“红色的美杜莎”之谜等论述文学作品中的死亡母体,有总有分,有统一有个体,罗列了一大批古今中外作者作品中关于死亡的意识。诗人自杀绝不是单方面的原因,也绝不是个人的问题,它与众多的因素一起构建起了这一神秘的事件。诗人自杀的社会心理和心理动力从外在和内在分析了原因。值得称赞的是诗人最后的创作,甚至我认为其他的章节可以不要,仅有这一章就可以说明诗人自杀的原因。死亡就是诗人自杀的最后创作。就像是渡边淳一说的相爱的人不要结婚,死亡才能使他们的爱情永恒。诗人自杀也是如此。我们不能一味的批驳,也不能鼓,他们死亡的认知是他们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原因之一。认识死亡,体验死亡最后走向死亡的他们,死亡或许就是他们最后的神话,也是这个缺乏诗意时代的最后的神话。一切故事,讲到相当长度,都是以死结束的。

——[美]海明威

我要纵身扑向你,我不曾失败,也永不屈服,啊,死亡!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

死是一种艺术。

——[美]西尔维娅·普拉斯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读后感_7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