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风云琅琊榜,囊尽天下奇英才。 讲述了“麒麟才子”梅长苏才冠绝伦,以病弱之躯拨开重重迷雾、智博奸佞,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所进行的复仇故事。从阳刚的侧面反映了男人之间的义薄云天、情义千秋,吟诵了一曲热血男儿的蜕变之歌。 电视剧琅琊榜由孔笙、李雪联合执导,胡歌、王凯、刘涛等主演,于2015年9月19日火热播出。
「琅琊榜」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满江红·读《琅琊榜》
文/纵宇一狼
风卷残云,西风烈,举头望月。
空入夜,倦收杯盏,独留一页。
脾肺心肝连梦里,妖魔鬼怪争相阅。
空回首,叹一夜黄粱,歌半阙。
本英杰,梅岭雪,
身鬼魅,心不灭。
借丹心妙手,左右拿捏。
一缕忠魂谁懂我,风云摆弄何时歇?
情切切,问道寡称孤,多少血?
(2019.4.15)
很多人对于聂铎这个角色的存在存有偏见,或许是由于电视剧的影响先入为主吧。不过我认为这是十分合理的布局。霓凰虽为名义上的林家人,毕竟逝者已矣,她也应该有自己最终的归宿。而深爱着长苏的是宫羽,霓凰爱的只是林殊。林殊看似是长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长苏也不是林殊。这是必然的结局。
本书对于某局的最精彩部分为三处:其一,景睿生日宴,斗倒谢玉。其二,营救卫铮前,言侯与夏江的对决,营救卫铮后,于悬镜司内与夏江的对决,那对话简直是精彩绝伦。其三,皇帝生日宴,逼迫皇帝重审旧案(当然电视剧更精彩一些)。
对于情感的最精彩部分也有三:其一,霓凰与长苏长亭相认。其二,静妃与长苏春猎相见,情难抑。其三,景琰知道小殊身份后的一系列反应,以及之后心照不宣的彼此关心。
还有景睿的重情与尴尬,豫津的洒脱与聪明,穆青的耿直与稚气,蔺晨的情意与风流,飞流的稚嫩与可爱,宫羽的痴心与无奈。无一不是这部巨著的灵魂。
归根结底,最让人赞叹不已的其实还是作者本人,一介女流,有如此胸怀和谋略,令多少铁血男儿望尘莫及,只能寥寥望其项背。情感之丰富细腻,令多少有情人,感同身受,泪流满面,论及生活阅历,又令多少人汗颜。
「琅琊榜」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在看了电视剧版8遍之后第一次读这本小说。始于海宴的文笔,陷入才华,终于心胸。文字总能更细腻的表达情绪,文中作者对于人心,人性的把控,是那样的透彻。逻辑推理严谨合理,格局之大,让人佩服。小说与电视剧版相比,我还是偏于电视剧版,后者大程度的还原了小说,并做出了很精妙的改编。
其一:梅长苏的感情线 剧中梅长苏背负滔天冤屈,受脱皮碎骨之痛改头换面隐姓埋名的筹划了13年,从一个京城最闪光,性情飞扬,武功高强的少年将军变成面目全非,身中奇毒,手无缚鸡之力只能在暗处行阴诡之术的谋士。此等身份变化,背负之重,由此可见,保留了与霓凰郡主的感情线,是梅长苏在地狱里的唯一光线。而文中的霓凰郡主与梅长苏部将暗生情愫,虽说谁也没有错,但对梅来说,未免太过残忍。
其二,剧中加的一段戏,夏江为了离间梅与靖王之间的关系,设套为难静妃。这段看似不太重要,可影响是巨大的,当误会解开时,梅与靖王之间从谋士,主君的身份过渡到真正的信任,朋友之谊。
总的来说,电视剧版的逻辑思维更合理,细节更严谨,改编的很成功。毕竟都是海宴的作品,总是得心应手的。当然,除了剧情,这部剧最大的成功还是演员的选角,本部剧无一不是演技派,连一个小配角都诠释的让人忍不住拍手叫好,其中更喜欢的是,胡歌饰演的梅长苏,无法评价他的演技,只能说,这个角色,是天生为他设定的。其次,谢玉的虚伪专情,夏江的无情冷血,梁帝的多疑权衡,静妃的大智慧,言侯的胆色识人,誉王对于权利的疯狂,这些角色的扮演者对于角色的把控十分贴切简直完美。
我很少这样去喜欢一部剧,一部小说,从不腻烦,每看一遍总会有新的体会,或对人生,或对工作,或对为人处事,或对朋友,这或许就是作者的魅力,更是文学的魅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琅琊榜」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