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吼不叫的家教智慧》读后感1200字
看这本书几乎没有评论,因为一直在字里行间反思自己对于教育的定位和方式。因为身在教育行业,平日周围接触的更多的也都是教育话题,自觉自己对于教育的理解并不算功利,对于孩子的培养也不跟风,习惯重于成果,兴趣高于分数。我一直觉得自己够理性,可是也会在某些时候在崩溃的边缘,因为有时我也会无措。孩子自小听话,长大后也很少因为礼貌和学习受批评,一直是公认的好孩子。可是我却在更多的时候看到了好孩子的疲惫,看到了因为自我要求完美而给自己搭建的框架,因为不容许自己失败而哭着去面对遗憾。于是后来我要求,对,是我要求孩子去学着接受失败,学着面对挫败,我自以为是的以为成长中必须要有这样的历练和体验,才能真的内心强大。后来的后来我才发现我陷入了新的问题,我忽略了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我要求她失败了还不可以沮丧和痛哭,我让她勇敢面对失败。
诸如这样的问题,在我看这本书中我一直在反思什么是尊重,真正意义的平等,父母所谓的尊重都是带着附加条件的,是居高临下的,是在给出了选择其实又直接主导结果的,是表面的民主,因为父母坚信吃过的盐比孩子走过的路多,坚持这样未来才光明。知道合上这本书前,我恰巧看了最近上映的电影,平时并不喜欢太现实的题材,生活已然现实,何必去找更现实的现实。这部影片基调并不轻松,像马伊琍从头到尾的装束和表情一样,充满了艰难、窘迫和悲催,一个女人的一生不过是为自己的所有选择承担后果,当有了孩子,所有的筹码都成了软肋,更多的选择是无从选择。于是一开始就不敢太走心地看,怕掉进剧情,却最后还是被触动,在妈妈歇斯底里地找寻孩子,跪求归还孩子的无措里,崩塌了最后的心理底线,有孩子的妈妈看这样的影片估计都会泪奔吧!然而也在清洗了泪腺后,内心更懂得身为妈妈这个称呼的全部意义。因为正是有了孩子才让一个女人体验了那样毫无戒备,甚至随时都可以献出生命的爱,那是一种生命的最终自由,有了孩子也才懂得了生命的另一种意义,才有坚定的勇气去面对未知生活的种种。那么作为父母,面对孩子的教育,其实这才是毕生的事业,是任由其他的优秀都无法替代和填补的事业。
书里自然有很多的相关问题和对策,也许看的时候都有所启发,真正面对时却不见得能做的很好,但是有一点我深深的记在心里,那就是接纳孩子,好的不好的,包容孩子,好的不好的,帮助孩子,好的不好的,时刻都是一个战壕的伙伴,而不是对立的阵营,那样一切的教育都会是积极的,有意义的!父母缺乏的是一个从孩子内心去感受,从孩子视角去体验的世界,虽不能变成孩子,但可以感同身受,虽不能替代孩子,但可以全心陪伴,虽不能预见未来,但可以遇见最好的自己和最好的孩子。在陪伴孩子的一路,成就最美好最有意义的生命体验。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不吼不叫的家教智慧》读后感_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