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我是猫」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我是猫

作者:夏目漱石

《我是猫》确立了夏目漱石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小说采用幽默、讽刺、滑稽的手法,借助一只猫的视觉、听觉、感觉,以主人公中学教员珍野苦沙弥的日常起居为主线,穿插了邻居资本家金田企图嫁女不成、阴谋报复苦沙弥的矛盾冲突,嘲笑了明治时代知识分子空虚的精神生活,讥讽他们自命清高,却无所事事;不满现实,却无力反抗;平庸无聊,却贬斥世俗的矛盾性格,鞭挞金田等资产阶级人物及帮凶的势利、粗鄙、凶残的本性。小说构思奇巧,描写夸张,结构灵活,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我是猫」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作者描绘了一幅浮世绘,里面芸芸众生,百相百态。主人是一名教员,他鄙视实业家,只因为他不了解,因为在实业家面前感到尊严尽失,感到自卑,所以才通过这种方式来给自己打气,好像在实业家面前趾高气扬,对他们家的豪华庭院毫不在意,事实上却甚是嫉妒。迷亭,看似懂得很多,妙语连珠,能把人绕得团团转,事实上却是个空谈家。而他每次登门拜访主人都不敲门,亦侧面表现了他的不礼貌,不管是怎样亲密的朋友,一定的私人空间还是要有的,更何况是在日本这样一个分外重视礼节的国家。而仪表堂堂的,有望成为博士的,天天磨玻璃球的寒月君,却做了偷盗之事,而且偷的还是好友家的东西,偷的也不值钱,不过是几件衣物,一箱山药。那位富家小姐自不必说,娇生惯养,自以为是,不把仆人当人看,不懂尊重他人。她的母亲更是如此,以为钱就是所有,更兼势利眼,而发现被戏弄后又恼羞成怒,派车夫老婆等人去骚扰主人。当然,钱在主人,也即我们这些普通人面前,大部分时候确实就是所有,和有钱人对着干,你若是没什么实力,你不吃亏谁吃亏?另有一名开导主人的哲学家,讲起大道理来一副煞有介事的模样,就是不停的说要看透,反正你去闹了也不一定解决,只是不知若那群学生是在他家门前闹,他是否还会选择逃避现实而不是想办法解决问题呢?还有一位客人,在主人起身离开房间后,赶紧从盘子里拿起一块年糕迅速塞进嘴里,然后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过的样子。事实上,就算主人看到了也不会说什么的,这说明了那个客人是多么的好贪小便宜,却又胆怯,脸皮薄,害怕被主人发现后对他有看法或者怎么样。猫,在捉老鼠之前觉得是很简单的事情,在真正尝试后才明白那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它对螳螂的玩弄,又表现出了它的残忍,对其他物种生命的漠不关心,这一点和人们很像,包括我自己,也曾经把一只飞蛾困在瓶子里,戳一个洞让它呼吸也只是为了让它活得更久一点,好让我更好的玩弄它,包括有时候闲着无聊,无意识的就把身旁的狗尾草草扯下来,对折,再对折,把穗一点点弄掉,撕碎,最后扔在风中。

「我是猫」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这只无名的猫,我给他取名为“人文主义喵”,小名就叫“小猫猫”。全书小猫猫以调侃的口吻来讲述生活在明治时期的形形色色的人。以“主人”苦沙弥为中心向外辐射,出场人物不多,场景也不多,格局不大。故事性不强,不像是小说,有点像话剧。又或者说从“可读性”来看,更像散文,形散神不散。我和小猫猫一样,是用调侃的口吻来读这部作品的。

我的感受是:可读性不是很强,对于喜欢读“密集剧情”,忠于“起因――经过――高潮――结局”模式的人来说,不太适合。但如果只是“闲读”,还是可以一读的。这本书让我感受到的就是“城市病”或者说是“现代病”。这种“病”,无关国家体制,社会主义或者资本主义。是人类共同的“病”,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每个国家都在不同时间、不同程度面临这种“病”。而在当今中国,这种“病”,呈蔓延、扩散的趋势。这种“病”的根源在于“人心”,在于人本身。在于人对自由、对公平,对自我的诉求。当人的诉求越来越得到实现,人越自由就越不自由。人越来越自我的代价,就是越来越孤独,越孤独又会越自我。我觉得“城市病”,更多的不是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的种种问题,而是城市化带来的“人”的问题,人的孤独与惶惑。我们所追求的好生活,我们所追求的自由,平等看似实现了,而我们心里的“洞”却越来越大了。我看到过太多人的“孤独”与“无助”,他们时常“心累”,他们无关贫富,无关年龄。或许有时我也是他们中的一个。但更多时候我是平和的,能够冷静的对待这种种。用文字来感受这种种,文字是我最知心、最忠诚也最贴心的朋友。

我现在的心灵状态与书中的迷亨最像,不同的是,对于艺术,我依然敬畏。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我是猫」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