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女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读后感1100字
看完了自己瞎嘚啵几句。
首先,我是一个蓝孩子。呸,这么说话好恶心,我想说的是作为一个东北老爷们,我为什么会看这本书。
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因为我觉得女人是这个世界上最神秘的物种。从小到大,我身边人群的男女比例大概在2:8左右。高中时班级六十七人,九个男生。大学时班里二十五人,四个男生。工作以后办公室十多个人,二三个男生。可就是这样,我还是不知道女生的想法,不知道该怎么和女孩子说话,所以我想要更多的了解一下女人,这个理由没毛病吧?
其二是因为这本书的书名很有意思,我想知道为什么文艺女青年是种病,为什么生个孩子就好了?
呐,书里面说,所谓文艺女青年大概就是:
基本是大学毕业后、结婚生子前的这个阶段的姑娘们,文科生,看书,不特别艰深但译本居多,穿戴不出格但也不苟且,有钱旅行没钱移民,偶发的郁郁寡欢,轻微的格格不入。
所以,这帮看书晒感慨、旅行晒照片、吃饭晒孤独的小妞们在“实干家”眼里就会产生一种论调:
大意是:文艺女青年既不适合恋爱,更不适合结婚,最不适合生孩子,因为她们“无用”“抗击打能力差”“不耐磨损”,无法抵抗繁琐日子的不停消蚀,日久难免不生龃龉,另一方面则是,物力维艰,春花秋月也不当饭钱。
“无用”已经被当做一种病了。所以作者只好说,生个孩子,这病就好了。
之前的疑问解决了些。当然,一方面对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另一方面我也并不喜欢给别人贴标签。只是我不知道该怎么概括这个群体,姑且就用“文艺女青年”吧。我倒是觉得文艺女青年特别好,我就特别喜欢文艺女青年,不管是灵魂还是肉体我都觉得好,天生的自带加分项那种,对我来说。
还有就是为什么生个孩子就好了?因为当有了孩子以后,哦,不,当准备要孩子以后,她们的人生中就充斥着医院、检查、药物等等,然后等孩子出生以后,生活就会被孩子填满,每天都是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孩子……所以,当她逐渐习惯了这种生活以后,就不再是一个文艺女青年。哪怕有一天她幡然悔悟,一个人对着清冷的月光大声的说,我要过回以前的生活。那时候,她也不再是个青年了,顶多算文艺女中年。真是闻者伤心,听者流泪。时间呐就是个王八蛋,从来不让你往回看。
然后,这本书还算可以吧,作者的语言风格我比较喜欢。虽然,读完以后,除了让我更加感慨女人的伟大和不易,并没有加深我对女性的了解。
我想,这可能是我自己的问题吧。再次感慨下,女人真是太神秘了。我不懂诶!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文艺女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读后感_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