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亵渎》读后感_4600字

《亵渎》读后感4600字

就个人而言,亵渎应该算是我所读过的最好的网络奇幻小说了。亵渎并未如历史的尘埃一般以电脑游戏的世界框架和设定作为基础,而是以DND作为基础框架设计,虽然很多设定与DND不符,但DND本身的规则并非一成不变,选择一个游戏作为世界观设定虽然在构架上方便了许多,但也少了许多惊喜与期盼,在格局与剧情延伸上更是处处受限,而亵渎的设定以DND体系打底却又不拘泥于其体系,因此在格局上大气磅礴,线索穿插之复杂,伏笔之深,转折之奇巧,想象力之丰富,皆让人叹为观止。

平心而论,亵渎开局并不算好,罗格埃特等人的阴险之处的表现浮于表面,不见人性反见YY,强奸奇薇仅仅能带来猎奇上的快感,罗格等人在酒馆的打闹也能引起天之骄子奥菲罗克的注意实在牵强,不过也显出了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奥菲罗克对罗格一伙谈到的治国之道颇有些深度,政治手段亦有可圈可点之处,而罗德里格斯与罗格下的棋更是堪称经典一段,点名了全书的主题与基调,同时埋下影响全局的伏笔,对罗德里格斯的塑造也堪称点睛之笔,埃丽西斯被光明教会杀死是一大转折,魔族大将阿泰斯特背叛魔皇,奥菲罗克血战长街最后与埃丽西斯一同化作炼狱天使雕像,教皇的大预言术,胖子放弃一切远走北国,这一段高潮迭起,异彩纷呈,奥菲与埃丽西斯完成关键塑造,大预言术初露锋芒,胖子人性一面得到初步展现,同时为血天使奥古斯都最终堕落埋下伏笔,熊熊圣火在埃丽西斯身上燃烧,同时也燃起了烟男的雄心,天火烧尾,化而成龙。

亵渎全文以罗格的成长为明线,风月的成长为暗线,一明一暗两条主线,将十年大陆天界魔界的风雨尽揽其中,亵渎伏笔十分复杂,如风月的真实身份,修斯的实力与身份,艾菲儿的身份,教皇收集炼狱天使雕像的意义,天界的阴谋等等,这些伏笔丰满了小说的构架,线索穿插间将位面的风云变化串联起来,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亵渎格局很大,使得剧情的外延和回环的空间极大,风月与威娜的身份反复转换,天界诸神之争,国家联盟之间的算计,信仰的斗争,艾菲儿休斯教皇身份的模糊化处理等等,但亵渎构架太大,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烟男剧情掌控能力不够,剧情转折虽然足够奇巧且渲染极强但不少地方的转折还是显得不够合理,比如埃丽西斯被杀这一巨大转折虽然写的十分精彩,但罗格对埃丽西斯的感情铺垫显得单薄,而埃丽西斯作为魔界公主实力远超一般圣域却没能感觉出荧光草中天使之泪的存在也不甚合理,亵渎的紧凑度也并不十分的高有些地方环境描写过多而意义不大,塞拉菲降临人间,带领少女三十三天领略人生的故事的精致程度虽然极高,但终究与主线无甚关联,另外太多的线索也给剧情带来一定的混乱感,总有些地方需要去脑补,不少支线挖坑不填。

再说谋略,烟男短期谋略并不强,很多时候都是靠强大的实力压迫使得对手难以用谋略去抗衡,前期罗格一伙在镇长伊恩家里堆放黄金用来引发镇民对镇长的反感,教会在荧光草放入天使之泪,利用对外战争诱骗奥菲罗克出去,初入阿雷公国时利用封印阿摩罗获取威信,入主皇宫,并与阿黛尔公主联姻,利用枚兰杀掉大公,帮助卡洛斯夺权由此掌控阿雷公国等等计谋显得简陋,不少小布局难以打破后最后靠风月的武力强行破局,但就长线谋略的渲染铺陈上,烟男却是做得极好,不论是诱杀尼古拉斯或者出卖神圣同盟,都是实打实地层层算计布局,人心之猜疑,权力之争,民心之向背,战争之功利,人性之欲望皆能利用得当,并且高潮迭起,毫无嘴炮之嫌,纵观全局,计谋密度极高,环环相扣,短线虽然粗糙,但却能与长线相衔接,整个小说谋略之衔接回环融为一个整体,但战争并非烟男所长,虽然亵渎的战役接连不断,但都没有细致的排军布阵,基本上就是几百几千几万的士兵向前推进,军队之间如何冲击,如何回防,如何穿插都基本没有什么描写,战争的后勤如粮草,军费开支等也直接用“让战争机器迅速运转起来”的话直接跳过,很多时候靠巅峰强者直接用实力碾压之,最明显的就是罗格高举血色双旗一路推进,虽然烟男试图用强悍的渲染能力和场景描写掩盖自己的弱项,但败笔终究是败笔。

说完谋略,再说说剧情平整度,亵渎前期剧情较平,自回家探亲后剧情越来越精彩,冲击力度越来越强,矛盾层层堆叠,前后关联,最终在南北大战达到巅峰,之后的七日之书时期花费大笔墨塑造意境,却由于复线结构转为单线推进,中间无任何过渡,导致断层感十分强烈,另外,自罗格逃亡北国起,罗格线与风月线一明一暗虽然穿插得极好,但同样重要的南国势力线却描写的较为简陋,无法和罗格线形成对称感,和再加上亵渎不少废弃的支线,导致整部小说的结构都显得杂乱。

关于剧情收放,亵渎的收放做的并不好,开局太平导致缺乏冲击力,艾菲儿休斯无尽之洋等等支线各种挖坑不填,在领域中重生的结局也是拼凑感太强,从文中尽管可以推断出凯瑟琳可能就是无尽之洋,但艾菲尔和休斯的身份需要脑补得太多,火焰之君最后的死也十分匆忙,天界主神从头至尾都没有露面,七日之书纵然大气磅礴,但终究改变不了烂尾的性质。

再说人物刻画,烟男的塑造追求简洁高效,极端颠覆性下的合理,罗格的刻画无疑是极强的,罗格可谓是底层人爬上权力巅峰的代表人物,心狠手辣,杀伐果断,能忍常人之不敢忍,却又不是一个没有感情的人物,对阿佳妮的追忆,安德罗尼被杀后的疯狂等等都显出他正常人的内心,平日言语沉凝暗含机锋,调情时却又油嘴滑舌,却又没有丝毫气质上的违和感,气场,情商,谋略,台词都把握得极好,再说风月,风月应该是网文女主塑造的巅峰,是写得最好的傲娇与三无,在我看来,风月的塑造应该是受了凌波丽和明日香的影响,风月是威娜灵魂碎片的产物,继承了威娜的骄傲与气场,身份在风月本体,智慧之眼女神,冰雪女神之间反复转换,转折惊喜程度极高,渲染极强,隐藏在妖莲下的躯体,洁白的手足都构成了强大的记忆点,台词虽少但十分精致,从骷髅到绝代佳人的转换与巨大发差带来的冲击力却又丝毫不显违和,前期的傲娇敏感,渴望接近胖子却又害怕受伤,用强势的态度来掩盖,利用智慧之眼女神的身份来接近胖子到后来为了保护胖子变成冷漠的冰雪女神到七日之书最终章战死在天界之门最后在胖子的领域重生,心理转变线把握完整并处处精彩,芙萝娅先后遭受男人的背叛,导致她对男人的极端不信任,转而与安德罗尼相恋,但却又遭到安德罗尼的背叛,在与罗格相处的过程中因为罗格的手腕,胆略以及对她的保护让她彻底爱上了罗格,是亵渎整部书里唯一真正的凡人女性,病弱娇美人,真正地写出了女人如花般娇嫩的细腻的感觉,与罗格调情的桥段可谓处处经典,而罗格用神器换回芙萝娅更有经典的童话色彩,而在七日之书终章芙萝娅拒绝与米罗前往魔界,在山崖上数魔法花瓣,最后凋零,可谓是亵渎最为凄美哀伤的结局,安德罗尼英气与娇媚并存而不相互冲突,男女性身份转换足够惊喜,百合身份更为一大亮点,天资绝顶,为了爱情而追求力量的极致,但追求风月的爱情时却显得单调,终究是互动不足,被罗格强奸后居然不久便与罗格和好,同时指出安德罗尼极其看重自己的纯洁,就显得矛盾了,凤蝶是亵渎最惨的一个女主,她对罗格而言只是欲望的牺牲品,恋人被罗格抹杀灵魂,后化身为黑暗精灵,最后在幻境中自杀,虽然唯美惨烈,冲突感强,但与前三个女主比,过程显得奇巧不足了,矛盾也略有不合理之处,除此之外,莉莉丝第一个真正爱上罗格的女子,可以看作是陈二狗里小夭的强化版,同样是美丽动人惹人爱怜的少女,同样是深爱男主却被男主抛弃的恋人,莉莉丝不论智商,台词,桥段精致程度都强于小夭几条街,莉莉丝倔强,聪慧,为爱飞蛾扑火却心中明确自己的地位,反抗安德烈强奸那一段堪称绝大亮点,但终究戏份过少限制了刻画,艾菲尔纯净和开放的性格相融却毫不显得气质分离,身份扑朔迷离,相较之下阿佳妮的刻画乏善可陈,爱情的动机模糊不清,赴死的转折也显得突兀,艾米则在知道罗格陷害了她的村庄之后却依然爱着罗格,二人相处仅仅几天时间便爱的如此深沉还是显得过于YY,紫荆蝴蝶爱上罗格也实属无事找事,,至于其他角色,休斯之深沉,模糊的身份,偶露的狰狞都恰到好处,格里高利是高度浓缩的黑色幽默与生存哲学的代表,与尼古拉斯的英俊,天才相互映衬,最后咬死尼古拉斯那段有着经典的寓言色彩,尼古拉斯天才下的高傲,三角恋的悲凉色彩,心理变化的精致描述,以及最终的命运从哪方面看都向一则经典的西方寓言故事,其他配角大都栩栩如生,如深沉的总管,勇武的费尔巴哈大帝,高傲美丽的埃丽西斯,光芒万丈的奥罗菲克,隐忍却最后反叛天界的教皇都给人极深的印象。

再说人物关系利用率,亵渎人物出场繁多,但人物关系率却显得不足,前期在南方的 几个损友,伦斯沦落成普通人,埃特在罗格手下当个小军官,凯特佛朗哥在凯瑟琳手下担任要职,却和罗格没什么影响,费斯奇微道格等人不知所踪,也就前期在山中收伏的罗伯斯最后又罗格手下做了得力干将,但在后期所出现的人物大多总还是能尽其用处。

再谈谈感情戏,烟男的情商是足够高的,从互动和渲染都能看出来,每一个桥段都能够反复玩味而不觉得腻歪,这些感情戏穿插对人物刻画的加分效率极高,而人物刻画又反过来增加感情戏的代入感,亵渎里面的人物都有严重的偏执,这种偏执使得感情戏有了浓重的悲剧意味,加大了感情冲突,使得每一段感情风格差异极大,除了安德罗尼对风月的追求描写略显单调外,亵渎的感情线总体是十分多元而又丰富

关于设定,亵渎的设定是相当出彩的,脱胎于DND却又不拘泥于文法,战神之锤的设定充满的政治商人的智慧,而希洛之书的设定则堪称绝妙。希洛之书可谓是贯穿全文始终的隐线,神之力量的来源,天界诸神对希洛的阴谋 等等伏笔都能在此解开,更是暗合了亵渎的主题,而信仰之力的设定更是指出了天界主神的阴谋,但关于天界诸神的设定还是相对较为粗陋,给人以云遮雾罩之感,直到最后才指出天界诸神也是为了挣脱牢笼,显得突兀,而战神之锤最终随着罗格北逃而不见踪影,护教骑士团戏份太少,矮人族全当了奴隶,使得设定利用率并不算太高。

关于阅历,从亵渎全文可以看出烟男丰富的阅历,亵渎里面的规则和社会规则无疑是暗合的,而里面关于服装,财政,历史等等描述都体现了烟男良好的积累,这些积累在行文穿插中丝毫不显累赘,也丰富了小说的趣味性

关于文笔,亵渎前期的文笔并不强,但偶有亮点,愈到后来文笔愈佳,亵渎白描文笔不算太好,做不到丝丝入扣,但大段大段的强渲染使得场景描写十分突出,也体现了烟男丰富的词汇量,虽然平整度稍显不足,但并无大碍,到七日之书时景物描写和意境塑造融为一体,场景描写层次感鲜明,气氛渲染得当,对话精简而富有寓意,犹如听歌剧抑扬顿挫的咏叹。

最后谈谈思想性,亵渎的思想性常年被所谓的道德人士批判,其实主角三观不等于小说三观,,但烟男对罗格的把握还是稍显不足,削弱了对罗格的批判,这也是亵渎常常被人认为三观不正的主要原因。亵渎不论从细节,设定,格局都与“亵渎”的主题紧紧相扣,从罗德里格斯在棋盘上放下罗格这一棋子开始,到位面毁灭,罗格在自己的领域中重生,叛逆的精神贯穿始终,冷酷而温柔的风月,深沉而偶露狰狞的休斯,追求极端之美的阿喀琉斯,骄傲的威娜,纯净的艾菲儿…这些复杂而又叛逆的人物构成了这么一本嘈杂而又矛盾的小说,构成了一幅反抗命运的壮烈蓝图,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了巴赫提出的复调小说,多声部的嘈杂让亵渎不再是单调的善恶对立,真正写出了高高规则下自由独立的灵魂,在这样的矛盾和统一中,亵渎的思想魅力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亵渎》读后感_46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