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猎雕的遭遇》读后感600字
沈石溪认为:“生活的主旋律是苦难,人生经过苦难的淬炼才能发光。孩子的成长需要了解、体验人生的苦难。”这也是我喜欢给孩子推荐他的作品的原因,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生活中的苦难和无奈。在现实中我们感受不到,我们可以在书中、作品中去感受。这段话摘自本书中的一段,也是我想说的话。
一只猎雕的一生,让我想到余华《活着》里的富贵,穷过、富过、挣扎过、徘徊过、死过。一只雕的境遇比一个人的境遇有过之无不及。
最后猎雕死在了黑风暴下,黑风暴来的那么猛,那么突然,是那样的冷,冷到脖子被摘下来后,意识还能存留,还能思索,这是怎样的一种冷!又是怎样的一种黑,又掀起了怎样的风暴呢?
首先呢,这是一个关于忠诚的故事,关于真善美,揭露的是人性中的善。
其次呢?这是一个关于\\出卖\\的故事,他揭示的是人性中的\\假、丑、恶\\。
一边是,忠诚。一边是,出卖。
一边是,忠诚的守候。一边是,赤裸裸的背叛。
一边是生命即荣誉,荣誉即生命,悲天悯人,守护忠诚是使命也是责任。
一边是兔死狗烹,唯利视图,见利忘义屠狗辈。
三个主人代表的是奴隶社会(进山捕猎)、封建社会(守家诱猎,)、资本主义社会(种雕,借鸡下蛋)。
鸟尽弓藏,自古\\忠臣\\没什么好下场,死的死,伤的伤,自古忠义难两全,全即不忠,逼死了多少男儿。
忠即是死,这是什么道理???
当初教我做人的老师,何以成了衣冠禽兽?
说好的荣耀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一只猎雕的遭遇》读后感_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