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误会了袁世凯》读后感_1100字

《中国误会了袁世凯》读后感1100字

大变局时代,袁慰廷以一己之力挑起中华变革之开局。从朝鲜发迹到天津练兵,从东南互保到清末新政,到最后兵不血刃推倒传承两千年专制的枯木王朝满清,袁公步步为营,早已为腐朽、堕落的鞑子政权亲手掘好了墓。
有人说他是窃国大盗,这最早出自于我党投机分子陈伯达之作《窃国大盗袁世凯》。但事实是,在湖北第八镇新军起义(武昌起义)之后,袁若挥师南下,凭北洋六镇的人数,装备,素质。湖北第八镇新军在其面前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分分钟灭掉,抑革命于萌芽之初。然而他并没有这么做,既没有南下“平叛”,也没有借势血腥逼宫,而是以和平的方式终结清朝。辛亥革命后论及资历,声望,势力,治世经验,国内无一人与之相匹及。孙文也不过是大嘴,嘴皮子功夫而已。何来窃国一说。他改革内政,建立当时亚洲第一个跟大洋彼岸的美国一样政体的共和制国家。他注重实业,著名的民国实业家南张(张謇)北周(周学熙)正是袁的得意门生。他创立了现代警察制度。文明,开化,正从社会的各个角度渗入。
然而,这个在直隶总督任就上大搞自治实验,于基层推动全民普选的立宪派旗手,居然以称帝划上人生的句号,抛开历史的迷雾,时人悲哀地发现,民主共和的民国享受到民主自由甜头的,是国会的议员,地方的都督,跟普通市民和广大农民完全无关。行政效率低下,每一道政令都要经过毫无从政经验,只会演讲,耍嘴皮子的革命党人评议,千疮百孔,积贫羸弱的中国需要行政的高效率,实干家,而不是演讲家。为了肃贪、剪除异己、加强行政效率,袁世凯又端起专制的毒药,义无反顾地饮下,一如他之前与之后的独裁者。袁世凯的“窃国”既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国家的悲剧。这个“中国的彼得大帝”,本可以跟革命派孙中山们一道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旗帜,作为极宝贵的政治遗产使后人受益,却因此为人唾骂百年。
有人说他是卖国贼,也是甚为可笑,袁公已经是民国大总统了,整个国家都是他自己掌管的,他如何出卖自己的东西?逻辑上如何说得通。殊不知其在朝鲜驻兵期间为了维护中国的宗主国地位,与日本短兵相接,早已对虎狼之行径的倭人深恶痛绝,二十一条也是最大限度的保证国家利益,埋头十年,与日本抬头相见。可想袁公之愤。只是历史给他的时间太短。
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揭开历史的层层面纱,搬开意识形态的藩篱,曾著作《明朝一哥王阳明》,哲学出身的85后新锐作家吕峥探讨了其中的原因。在他看来,在仇恨、自私与责任、谦卑的天平上,在成年、占有与青春、理想的天平上,中国人的人生多半向前者滑落倾斜。袁世凯没能例外。《中国误会了袁世凯》值得一读。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中国误会了袁世凯》读后感_11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