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_900字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900字

阿德勒认为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生活模式是不同的,因此每个人的生活主观目标也不相同。阿德勒的心理学研究以每个人的特殊心理经验为对象,故而其心理学被称之为"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强调每一个人都有一种追求优越的动机,使其奋力追求优越以适应环境,从而达到个人的整合和统一,是谓“个人”。 
建议有孩子的父母看一看本书,完整的看完此书,还是很有意思的!当然不是因为有意思才阅读的。或许早在几年前就应该学一点心理方面的知识,之前阅读过一本心理基础,里边的内容太枯燥,以至于看到心理学类书籍就发怵,不愿意接近,看阿德勒的《儿童人格教育》是因为自己做了父亲,面临着教育的重大难题,最少对我来说是一个重大难题。
因为教育是不可逆的,所以重要。而且试错的机会很少,甚至一个错误就得很长的时间和精力来纠正。阅读本书,希望能给自己一种和孩子相处的方法,以及如何对待孩子人生里边的难题。
其实读了这本书,也解决了我内心困惑很久的问题。现在出现的你人生中的问题,不是现在才出现的,很可能在你的童年就可以预见了。因为童年是形成一个人的人格统一性的最重要的时期。像我们说的“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小时候由于偷小东西而没有受到父母的责备,父母反而会鼓励,这种偷窃的行为不违法不可耻就会在心里种下一棵种子,慢慢成长,直到有一天长成参天大树,做出更大的偷窃行为。所以说一个人成年后的行为并不是单一的那个时间段的行为,而是会跟童年有很大关系的。我发现,我做的很多事情的行为模式,都可以从我的童年找出原因,这也是我阅读本书收获最大的地方。所以这本书也适合没有孩子的人阅读。从中也能更好地认识自我,和自我更好地相处。
我一直觉得阅读的魅力不在读,而在于反思。从书中得到什么?如何应用书中的观点。还有对书中的质疑,例如作者提出:将一个孩子是否运用好数学视为一个孩子是否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总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我希望在这个世界里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以及努力学习做一个好父亲。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_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