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作品精选》读后感1100字
大年初二三两家人一行再赴三亚,机场蔚蓝书店,小时候总是为了装逼进去逛一圈,然后因为书太贵其实是因为不感兴趣而什么都不买就上飞机逃跑。现在却成了不爱带ipad或者kindle,唯独手机不离身的我为了飞机上消遣而必去之处。首次拜读贾平凹之作,其实是因为室友有陕西人,常常听其提起,也想了解这方水土的人是如何生活,如何待人接物。索性以登机牌为书签,在泛黄的阅读灯和轻微的颠簸中读起这本未经挑选的自在独行。微信读书的书评界面我很喜欢,即使是读的纸质书,也喜欢将读后感写在这上面。然而又没有找到这本。
上大学说是要读学术性书籍,然而是文学性书丢了,也没读什么学术书。上一次读生活杂记写人生哲学是史铁生先生的,所以就想将二人作比较。扉页写贾平凹极具叛逆性,而我随手拿了一本非典型性,他平淡如水的作品。说到这里想插一嘴,我是实在没有周国平先生那样小纸条放抽屉的习惯所以时常看到书中小句子的共鸣和思考都随之流走了。可惜,但是像胶片机一样,最好的时刻不可能一一纪录下,可是总会遇到令自己欣喜的。
平淡如水,前半部分的《自在独行》的确是如水的,是那种夏日山涧冰凉的清泉,是冬日里摇扇慢煮的热茶。史铁生笔下的生活和病痛,院中树、土中蚁,都扭拧着品着生活的苦茶。友情和亲情,都在截瘫这个病魔下,掩面抹泪,强颜欢笑。“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每一道坎坷都被照得闪闪发亮。”你可以真切地体会到那种痛,痛到你泪水浸湿纸张;你也可以深刻地体悟到那种生命力,双手推着轮椅在地坛公园中汲取尽可能多的阳光和空气。史铁生熬的是苦蒿茶,生生地让你无法入口但回甜无穷,贾平凹或者说《自在独行》是白水,最醇最纯的水,却让我好似离不开。可是读到了第三部分,迎面扑来的却是一股逃都逃不掉的尿骚味,磨出血的痔疮、没带纸的窘境,没想到贾平凹也是这样的糙汉子。他在街边蹲守每一个路人,他在病房望着天花板浮想联翩,他因为自己的父母子女欢乐忧伤,又最怕听见带来奉承和喧嚣的敲门声。他在如日中天时候没忘中意的老友,又在肝病隔离时看清世态炎凉。
这显然又是一篇断断续续的读后感,以后得改掉这一毛病。世态炎凉,最是在低谷或者是转折点的时候真切感受,冷眼旁观,一路走一路丢。我在写给一挚友的小字中说每个人的生你都是可能相互交接的溪流。你可能是平静的清泉,有的人是欢快的,有的人是浑浊的,当你们交汇时,可能会暂时变得浑浊活着变躁动,你可能迷失了,彷徨了,甚至绝望了。到最后,还得变回那一汪清泉,但这就意味着失去,意味着你得向前方,向着奔流的大海而去。我说的是朋友。晚安。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贾平凹作品精选》读后感_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