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顾城作品精选》读后感_1200字

《顾城作品精选》读后感1200字

记得上小学时,父母买了两本薄薄的小册子,是两本汪国真的诗集,那两本诗集至今还在,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现代诗。

上中学后,因为喜欢看书,那个时候也流行摘抄,用稍微美丽一些的笔记本摘抄一些喜欢的段落和诗歌,还用贴纸进行装饰,印象很深刻里面就有谁抄写的顾城的《一代人》、《远和近》。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远和近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80后的我们,在那时候可没什么网络,电视父母几乎是不让看的,书、广播就是我们的最爱了。除了自己的本子,我们几个小伙伴还一起准备了个本子,轮流着每人写,其中不少还是原创,后来同学聚会还问起那个本子,甚是怀念。那时候的我们会看诗、听诗、读诗也会去尝试写诗,我们最喜欢徐志摩、海子、舒婷、席慕蓉,也会看顾城、北岛、余光中。别看着人名多其实每个作者也就读过最出名的那几首,什么《再别康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致橡树》,我们抄写、传阅,抒发感想。也有自己写的诗,没讲究读着顺就好,倒真没听说谁想当诗人,纯粹只是觉得诗很美。上了大学后离诗远了,进入了更广阔的空间,没了父母的管束,第一次尝到了自由的滋味,这好像就和诗歌只是文学中很小的一个题材似得,不在是关注的重点。

再读诗是前一两年的话题人物余秀华,看了几首她传播度最广的诗,突然觉得诗歌好像不是记忆里的纯美,多了更多现实的、无奈的感觉。

这本诗集,一首一首的读过,时间从1968年到1993年,距离也从国内到国外,读诗的过程也去查询了顾城的生平,我在这之前只知道他已去世,怎么去的还真不知道,原来他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用斧头砍伤妻子谢烨后自缢于一棵大树之下,谢烨随后不治身亡。

看他的诗,在早期写的是很唯美,多为自然之物,古体诗写的也很好。中后期明显风格有所改变,好几首都是借着寓言去写,欲言又止的,想表达的都埋藏在深深的心底,除了他自己知道真实的意思,别人只能猜测。

都说他是中国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我倒觉得他的诗有种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结合他的平生,我想他也是一位心里生了病的人,想做孩子做不到无忧无虑,想做成人也无法尽职尽责。他的角色应该是混乱的,于是选择隐居,于是选择用诗歌宣泄,那些对生活、人们、世界,对那些规则、道理,对喧嚣的声音,一种拒绝。

那代人,就是父母那一代人,有很多诗人。

那些诗,很多也可以代表那代人。

在天上一闪,

又被乌云埋掩。

暴雨冲洗着,

我灵魂的底片。

梦,悄悄地

传来一张纸条

告诉我

生活是假的

生活说:

不,是梦

我是一个凡人

我站在阳台上

观看世界

我不能再向前行进一步

使孤独得到解脱

就是这样的心

也不能在市场上流通

不要在那里踱步

梦太深了

你没有羽毛

生命量不出死亡的深度

我将被世界决定

却从不曾决定世界

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

人们走来走去

他们围绕着自己

像一匹匹马

围绕着木桩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顾城作品精选》读后感_12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