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时代》读后感2000字
本书由三个长篇小说组成《万寿寺》《红佛夜奔》《寻找无双》脑洞之大堪称绝品。第一次读他的小说,第一次读这样的小说。真是新奇无比,诧异无比!特有的波氏黑色幽默贯穿始终。作者就像长着透明翅膀的天使般从现实飞向虚构,从此刻穿越回古代,不需要任何的转换,没有任何词语的铺垫,就像夏天围绕着你的的苍蝇般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一会儿隐身不见了,哪怕你翻遍屋里的每一寸犄角旮旯都无从知晓,然而一会儿又出现在你面前,围绕着你上下翻飞,嘚瑟无比,而你只能抓耳挠腮束手无策。读他的作品就是这种呼一下一个时代,呼一下回到文革,呼一下回到了现代,无论你从任何地方开始,都能跟着叙述走下去,天马行空,毫无章法,然而时不时的反射出的对现实的讽刺又赤裸裸的把你拉回这个现实无比的现在。让你又恨又爱,又费脑又欢喜,各种体验在波波的叙述中带你尝遍。时而跟着主人公穿着一个巨大无比的黑色大衣坐在文革时期的公园长椅上,时而跟着王二在破旧的出租屋里赤裸相见,时而又变成了大唐节度使薛嵩,拿着铁镐赤身裸体在那个荒芜的热带地区开荒辟地,让你纠结一根细细的竹篾条是如何吊起他的历史脐带的,我想这应该是一个严肃的技术活。
开篇就是《万寿寺》主要叙事的是两条主线,一是:历史研究员“我”在车祸后逐渐寻回记忆,二是:薛嵩这个公子哥儿立志干一番事业,倾尽家财向朝廷买官,最后却被分到了一个荒凉偏远的地方——凤凰寨。刚开始看的时候对作者这种天马行空的思想搅扰的无比郁闷,天上地下,一会儿东,一会儿西,语言之荒诞,词语之赤裸都是之前我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时空的错乱使我这愚笨的脑袋所跟不上他的叙述,对记忆和现实的描述让我一致认为自己拥有记忆是个错误。“我”和白衣女人在现实中充满屎尿的万寿寺里办公,薛嵩带着雇佣兵和学院派的老妓女在酷热无比的凤凰镇安营扎寨,伐木建房,为大唐王朝开疆辟土。这一段让我无数次的大笑不止,笑雇佣兵的张狂,笑薛嵩的无能,以及后来薛嵩为了显示出他节度使老爷的威风,在挨了雇佣兵的挤兑后把年轻的小妓女捆绑在树上抽打的场景,这是匪夷所思的映射着现代社会的真实现象。他总是能够让你笑着哭,而后又哭着笑。明明荒诞无边的叙述中又引申着赤裸的现实。这就是王小波特立独行的地方吧!
《红佛夜奔》写的是隋末唐初李卫公的事情,和现实生活中合租住在一起的我和小孙。洛阳于长安在我们的记忆中是神圣无比的,然而在小说中洛阳是一座泥城,出门要踩着高跷,穿一件长袍不穿内衣,从大街上走过,从行人头上略过。或者乘坐黑人的人力出租车。给老弱病残乘坐的牛车。像这段“非老百姓乘坐的八匹马拉的轿车呼啸而过时,泥水能溅到路边的店铺里面。正如今日有些豪华轿车跟在你自行车后猛按喇叭,嫌你聋的不够快。老百姓总是恨非老百姓,这是原因之一。”他就是这样将这些讽刺隐藏在荒诞无比的情节里,让你一边感觉荒诞一边能够感同身受。李卫公年轻的时候是个小混混,因为聪明无比,证出了费尔马定理,写在赖以生活的色情板书中,得到了领导上的重视,最后不得不逃出洛阳。而现实中的我是在和合租的小孙的苟合中证出了费尔马定理,成了“人瑞”有了职称。红佛是一名歌姬,因为偶然的机会和李靖逃出洛阳,最后李靖建立了水泥的长安城后成了开国元勋的李卫公,红佛成了一品卫公夫人。在李卫公死后竭力要为李卫公殉节,而引出一系列的指标,皇恩等等啼笑皆非的事情。让你无奈而又啼笑皆非。
《寻找无双》中写的是山东富商王仙客回长安宣阳坊寻找他的表妹无双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一个能够让你抓狂的,纠结的,怀疑的,整个宣阳坊全部失忆的故事。为王仙客寻找表妹无双增加了重重阻力,直到最后结尾是有人说无双被皇宫的人抓去做了宫女,而王仙客准备动身去皇宫寻找无双。映射的我们的执念,追求,目标。从最开始的兴师动众的寻找,遇到各种阻力,哪怕露宿街头都不放弃,到后来成家立业又成富商后,再次回到宣阳坊寻找表妹无双。其中有怀疑,有动摇,有迷茫,有自我放纵,但是不忘初衷,坚持寻找无双的行为。值得我们每一个探究下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应该怎么去做?
这三个故事传递给我们的是要拒绝虚伪,追求真实,追求自由。《青铜时代》总有很多关于性的描写,并且描写的赤裸,而无美感。这些露骨的性爱描写,把人的天性表露无异。中国人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说话做事都奉承委婉隐晦,从不光明正大的说出来。而王小波用这部作品告诉我们,应该遵从天性,何必遮遮掩掩的偷偷摸摸哪?拒绝虚伪的掩饰,追求真实的内心。
《青铜时代》这部作品我想一百个人读就有一百种感受,因为每个人看到的自己都是唯一的。是一部值得阅读的作品,在字里行间你或许就看到了自己的软弱,在诗词句赋里或许就找到了你想要的东西。本人读书不多,知识有限,不知道的理解的对不对,权作一阅。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青铜时代》读后感_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