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推荐:历史的教训》读后感1600字
大师无愧为大师,对像威尔杜兰特这样的集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教育学家(甚至生物学家)于一身的大师来说,浓缩即精华是对整本《历史的教训》读后最直接的评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历史的教训》可以看做是威尔另一部巨作《世界文明史》的浓缩,或更精确的说是精华。
事实上,我一直同意这样一种观点(当你看得历史书越多,或许你的这种认同感就越强烈):归根结底“历史没有任何意义”,它没有教给我们任何东西,它浩瀚无涯的过去只是错误的一再上演,而这些错误注定要在未来更大的舞台上,以更大的规模发生。之前这只是一种感觉,却说不出为何会有这样的感觉,读完《历史的教训》,你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心情,威尔用了短短的14章节,将历史与地球、生物学、种族、性格、道德、宗教、经济、政府和战争等各个角度博学的阐述了他们之间的关联和牵扯。历史或许真的是偶然的,但偶然又是什么?偶然只是涉及太多影响因子的变化而造成的无法预测的波动而已,或许我们人类认为的偶然在上帝手里则是必然。当你看完了威尔将历史与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分析和解释,你会赞叹于他的博学和智慧以至于几乎将他放至于“历史思考的上帝”的地位上。
举一个例子,威尔本人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生物学硕士(同时又是哲学系的博士。),他将生物学和历史之间的关系通过三个教训的论述独特而新颖,没有强大的跨学科知识是无论如何不会有这样独到的论述的
生物学给历史的第一个教训就是:生命即是竞争。竞争并不仅仅是交易的生命,而是生命的交易—当食物丰盛时竞争是和平的,当粮食紧缺时竞争是充满暴力的。动物之间互相吞食而没有丝毫愧疚,文明人则通过法律的正当程序相互利用。合作是真实的,并且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增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它是竞争的工具或手段。我们在自己的群体中—我们的家庭、社区、俱乐部、教会、党团、“种族”或者国家—团结合作,是为了在与其他群体的竞争中强化我们的群体。竞争的群体拥有与竞争的个体一样的特征:贪得无厌,好勇斗狠,党同伐异,狂妄自大。
生物学给历史的第二个教训是,生命即是选择。在为食物、配偶和权力的竞争中,有的生物成功了,有的生物失败了。为生存而战的过程中,有的人在应付生存的各种考验时,拥有比其他人更好的禀赋。乌托邦式的平等已被生物学判了死刑,立场温和的哲学家所能指望的最佳状态,是法律和教育机会的大致平等。只有所有潜在的能力都能得到发展和发挥的社会,才会在群体间的竞争中获得生存优势。当远距离打击强化了国家间的对抗时,这种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生物学给历史的第三个教训是:生命必须繁衍。“自然”对于不能大量繁殖的有机物、变种或者组织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自然”极其喜爱数量,因为量变是质变的先决条件;
文明的兴起、成功、衰落和消失,依赖于人种的固有特质。一个文明的退化,正如这个词所示—是基因、血统或种族偏离了原来的轨道。“民族退化的唯一原因,就是他们经历了各种复杂血统的融合。”[3]这种情况,通常是有活力的种族,与被他们征服的种族之间相互通婚造成的。
这样独特性的论点和和论据在威尔杜兰特的这本《历史的教训》中比比皆是,虽然有些论点我并不赞同,例如他对民主制度在历史进程中的反进步的论述,他针对科学对历史破坏性的夸大批判等,但无论从那点角度来看,威尔杜兰特本人以及他的作品都是无与伦比的。
在读这本《历史的教训》的同时,也在读另一本当代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的巨作《自私的基因》,这两本书都直接冲击着我的价值观底线,这两本书都阐述了一个清晰的概念 --- 基因的本质是自私的,所以人的本质是自私的,所以历史的本质就是自私淘汰不自私。
最后用笛卡尔《传道书》第一章的一句话来说明我现在悲哀的心情:“知识越多,悲伤越多,大智慧里藏着大痛苦。”
每天读书一小时,不妨常做痛苦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中纪委推荐:历史的教训》读后感_1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