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越: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读后感800字
初识张维为是朋友圈热传的一个帖子叫《一出国,就爱国》,里面张维为儒雅随和,却侃侃而谈。他的语言里充斥着一种自信,从未见过的自信。
直到读了他的中国三部曲,《触动》,《震撼》,《超越》,才知道这是他的常见语气。
书中不管是讲故事还是论理,都含有一种愤愤不平,蔑视鄙夷和无所畏惧。
他自己曾经是邓小平,李先念,李鹏等领导人的随行翻译。曾经去过100多个国家,曾经在西方生活20多年。
如果是乾隆皇帝因为闭关锁国才妄自尊大,但张维为去了这么多地方,历时这么长时间,你总不能说他也是盲目自大吧。
看了那么多评论时事政治的书,包括金一南,乔良,胡鞍钢的著作,张维为的书是最为“目空一切”的。
这肯定和经历有关。中国三部曲里面就记述了无数辩论演说,唇枪舌剑。和福山的对话,在牛津的演讲,还有BBC主持人上来就问“你觉得中国还有十九大吗”。
可想而知张维为在学术活动,访谈中要遇到多少误解,鄙夷,屈辱,谩骂,敌视。而这些都不是对他本人的,是对中国的。
他作为一个中国人,没有办法,只能奋起反击。就像霍元甲,顾维钧一样。
书中提到“\中国崩溃”,“普世价值”等词,气就不打一出来,尤其是还有很多国人在无知盲从。但张维为的反击是非常认真的。书里面给出了详实的资料来佐证立论。包括统计数据,人物言论,媒体评论,还有自身见闻。这些资料完全不同于总结教训的各种历史书。
“中国确实不够好,但充满希望”。
也许这才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张维为最近在哈佛的演讲就说,“如果我们这么苦口婆心地向你们一遍又一遍地解释中国,你们还是不愿意客观地理解中国,那我们真没办法了,我们其实也不在乎,我们就让你们继续在黑暗中徘徊吧(we could leave you in darkness),最后后悔的将是你们,不是我们”。
我觉得以后国人都可以更加从容一点,不用像张维为这样激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中国超越: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