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英国》读后感_1900字

《英国》读后感1900字

【在阅读本书后,感觉英国现在展现的物质富足、绅士气质、尊重民权的现代文明,与他们曾经弱肉强食、巧取豪夺的生存法则充满着较强的戏剧性和矛盾感。刘慈欣在《三体》中提出的黑暗森林法则、猜疑链等确有一宗宗现世历史可依。庆幸当下我们人类文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暴力战争相对减少,为富不仁、赤裸裸的血腥掠夺有所收敛,至少披上了一件道德的束衣。】
二战前的英国史是一部充满血腥、展现贪婪人性的战争史。
初期,凯撒远征不列颠,七国混战,丹麦及法国人入侵英格兰,宫廷内斗,收割苏格兰、爱尔兰,天主教与新教间的清洗,英法、英西、英荷战争~~~,甚至国王军与议会军还结结实实地干过一仗。
中期,英国快速积累了前几桶金,其方式既不绅士也不优雅。王室支持海盗大肆抢劫西葡商船,暴力殖民统治印度、猎捕非洲人为奴并贩卖至欧美、侵占澳大利亚土著的金矿和羊毛资源~~~。他们发展壮大的道路上沾满了他人的血泪。
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英国进一步在全球横征暴敛。为了抢占南非的金矿,英国调动50万大军侵略总人口44万的布尔,当地人包括几万老弱妇孺惨死于集中营。此次侵略“造就”了伦敦成为世界黄金交易中心。同时,英国人不顾印度人的生死、强迫其将粮田改种鸦片,再将鸦片卖到中国。在中国政府开展禁烟运动后,英国动用武力发动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
英国虽是面积不大的岛国,但其大英博物馆拥有800万件藏品,比美国大都会博物馆(300余万件)、俄罗斯埃尔米塔什博物馆(300余万件)、中国故宫博物院(100余万件)、法国卢浮宫(40万件)的合计馆藏还要多。在18世纪建立初期,博物馆主要是英王御医、博物学家斯劳恩爵士的收藏捐赠,以及皇家图书、抄本和图书馆。但随着19世纪英国对全球的掠夺和殖民统治,这里的馆藏急剧扩增,囊获了古埃及、希腊、罗马、西亚及东方文明的众多珍贵文物。英国评论家自述:“不列颠博物馆的藏品是英国历史上最狂暴、族群中心主义思想最盛行时期的纪念物。”
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德国经济超越了英法俄,航海贸易能力也威胁着英国海洋霸主地位。对此,英国外交官提出用战争维护商业利益,加入法俄协约国,与同盟国干起了一战,欧洲人民经历了50余月的血雨腥风。在战后凡尔赛分赃会上,英法贪婪地从德国手中夺得很多海外殖民地和赔款,还把中国的胶东半岛割让给日本。德国一战的巨额赔款直到2010年才全部偿还完全部本息。
1982年,为了控制麦哲伦海峡及马岛丰富的石油资源,英国远征7000海里,在距阿根廷270海里的马岛,与阿根廷展开了2个多月的激战,亦是死伤无数。
在阅读本书前,对英国碎片化的印象主要是:英伦三岛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曾经是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的日不落帝国,现在仍保留着较强的政治影响力。莎士比亚、达尔文、牛顿、狄更斯;蒸汽机、水力纺织机、青霉素;福尔摩斯、大侦探波洛、哈利波特、梅尔吉布森的“Freedom”;牛津、剑桥、苏格兰高地、天空岛、湖区~~~
在阅读本书后,感觉英国现在展现的物质富足、绅士气质、尊重民权的现代文明,与他们曾经弱肉强食、巧取豪夺的生存法则充满着较强的戏剧性和矛盾感。刘慈欣在《三体》中提出的黑暗森林法则、猜疑链等确有一宗宗现世历史可依。庆幸当下我们人类文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暴力战争相对减少,为富不仁、赤裸裸的血腥掠夺有所收敛,至少披上了一件道德的束衣。
此外,书中还有不少内容令人有所感触:
1. 达尔文曾经是钟爱玩虫子、贝壳、化石的“熊孩子”,不喜欢家人安排的医学、神学的“光明道路”;他还是一个不相信上帝创造万物的“非主流奇葩”,写出《物种起源》后承受了多年主流社会的批判。设想一下,如果换了我们身处其境、或者孩子如他一般,我们又会做出何种抉择呢?坚持自我还真是件蛮不容易的事情。
2. 西方民主制度也是有着鲜血祭奠的。比如,英国工人及农民的选举权是在长期压迫后进行反抗、开展宪章运动获得的。组织宪章运动的领袖们事后被关到澳大利亚,是他们牺牲生命或自由才换取了广大民众的权利。联想到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明明可以跑路求生,但却留下来选择求死。他想以血谏告诫同仁志士,温柔的变革、呼吁或等待统治阶级善心大发给予民权,可能是一种很傻很天真。
3. 撒切尔夫人上台后面临了一场严峻的经济危机,英国GDP快速下降4.6%,失业人口达到300万。她的主要举措为:1)缩减政府开支40亿美元,除警察、军队外,大举裁剪政府部门。2)鼓励私有企业发展,留住人才,降低个人所得税。3)对于缺乏竞争力的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革。在系列改革后,国有企业的减少让沉重的国民经济松了口气,英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从1984年到1988年的5年时间里,英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法国的2倍,西德的1.5倍。
总之,这是本言简意赅、图文并茂、不催眠、挺有趣的历史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英国》读后感_1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