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学三论》读后感800字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潜意识是违反道德和伦理的,因此必须放弃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满足的愿望而退缩回来,不得不从享乐主义原则回到现实主义原则;而想象的、幻想的王国却是一个避难所。艺术家就像一个有精神病的人那样,从一个他不满意的现实中退缩回来,钻进他自己想象出的世界中。他的创作、艺术作品,正如梦一样,是”潜意识”愿望获得一种假想的满足。尽管弗洛伊德的这些思想如同他的整体精神分析大厦一样缺乏坚实的基础,并且没有充足而严密的科学证明,但他却受到诸多文学家、艺术家的盛赞。 可以夸张的说,随便翻开西方任何一本文艺评论的书,我们能够找到弗洛伊德的名字或看到他的影子,因为许多艺术家正是以这个理论所提供的原则去指导自己的创作实践。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不仅作为一种心理学派对心理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当今资本主义国家里,特别是在美国,弗洛伊德主义和新弗洛伊德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在一般意识形态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它不仅影响了西方当代的文学艺术,而且对宗教、伦理学、历史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著作《图腾与禁忌》可以说是这种影响的代表。 弗洛伊德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叫做:“性是美的本源”。
弗洛伊德首次将人类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归结为人类性欲这个源头。该理论的要旨是:当原欲受阻时,那股冲动升华至精神领域,创造出艺术与美。
他形象地将性欲比喻为奔腾不息的河流:性欲这条河流依然在源源不断地流淌,但其所有或是绝大部分的能量却早已脱离了原来的性目标,被挪作他用。性冲动脱离原来的性目标,转向新的目标的过程,被称作升华作用。正是在这种升华作用的帮助下,我们的文化成就才得以实现。
弗洛伊德甚至说过如此极端的话:那些在艺术方面富有天赋的人,往往是高效、性变态和精神病的结合物。
这就是说,如果你身上没有点性变态,你是不可能在艺术上有很高成就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性学三论》读后感_800字